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6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俗民情] 臺灣社會為何需要月老信仰?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7-9-7 00:54:2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臺灣社會為何需要月老信仰?

月老信仰是因應人們對婚姻的需求而生,1980年由南投縣政府以觀光需求創設日月潭月下老人祠後,1990年全臺各地漸漸出現「同祀」月老的情況,由較知名的廟宇開始設立月老祭祀,並遲至2000年以後,臺灣正式開始掀起一波月老信仰風潮,甚至出現許多以月老祭祀聞名的特殊宮廟,信仰網絡更顯複雜多樣,並有相當強烈的「文化屬性」,模擬早期聯誼、婚配的發展情形。

比如1983年創設於臺中的慈德慈惠堂,原先是以濟公活佛為主祀神,常態性辦理濟世服務,透過靈乩提供社會大眾問事;2005年增設姻緣堂,除主祀月老以外,並同祀有張仙大帝、註生娘娘、送子觀音、衛房聖母等,並鼓勵信徒,在祭祀月老求得姻緣、結成連理後,返回姻緣堂還願,並同時祈求註生娘娘、送子觀音庇蔭懷孕生子,若得子嗣,再返姻緣堂還願,向張仙大帝、衛房聖母祈求庇蔭懷胎、生產順利,形成特殊信仰現象。2011年10月1日,慈德慈惠堂工作人員於開廟門時,發現有信徒雕贈一尊氤氳使者,據傳是信徒向月老祈求防止丈夫偷情,後因丈夫夢見氤氳使者施以懲戒,遂改過自新,妻子便雕神像寄託慈德慈惠堂開光祭祀,短短十年的經營,慈德慈惠堂月老信仰發展相當蓬勃,並於2013年、2015年都獲邀參與臺中市中區區公所辦理的「一區一特色計畫」,以古禮迎親、踩街祈福的文化活動,贏得眾人注目,並持續於2015年接續辦理。

臺灣社會究竟為何出現這麼樣一波月老信仰呢?若比對臺灣婚姻人口比率,其實可以立即看出這段時間臺灣社會對婚姻的渴求狀態,李美玲〈二十世紀以來臺灣人口婚姻狀況的變遷〉一文,蒐集日本時代1905年、1915年、1920年、1925年、1935年的人口數據,並比對戰後1956年、1966年、1970年、1975年、1980年、1990年的數據資料,對20世紀臺灣婚姻狀況的變遷有諸多具體分析,其中,戰前臺灣社會的男女性別已婚比率,可以看出很少有人拖過25歲未婚,戰後大抵上都還具備一定程度的維持狀態,只是到了1980年代,婚姻延緩的情形,從三十歲以下男性及女性已婚比率的減低看得相當明顯,整個期間,先是二十歲以下者已婚比率降低,再是20-24歲群,然後推及25-29歲群,一浪一渡逐後移動。因此,我們可以就此知道,1980年開始,臺灣的婚姻型態變遷,開始出現「結婚時機的延後」問題。

晚婚是1980年代臺灣社會婚姻型態變遷的重要現象,李美玲所統計之人口數據,1980年女性介於20-24歲的已婚率尚有41.5%,至1990年則明顯銳減為24.6%;至於25-29歲間的已婚率,1980年為82.7%,至1990年則明顯銳減為68.7%;再看30-34歲,1980年為94.3%,1990年則減為88.9%,數據減少的幅度都遠較過去更為劇烈,如對比1975年而言,20-24歲已婚率為43.3%,25-29歲為85.9%,30-34歲為97.4%之數據,各年齡層相較於1980年都減少不到2%之程度,但1990年的劇烈銳減顯然已經成了具體而明顯的社會現象。

這也無怪乎臺灣社會於1980年代至1990年代間,陸續出現如我愛紅娘(1982-1993)、來電五十(1989-1996)、非常男女(1996-2003)等交友聯誼節目並有延續至今的情形,乃至於各社團、公司婚姻交友活動頻繁,或如1999年也出現以月下老人為故事主軸的電視節目《月老笑姻緣》等等。晚婚現象所帶來的複雜社會文化現象,自然不下言爾,反映在民間信仰表現上,恐怕即是對姻緣、婚姻的信仰需求,或也是為何臺灣民間信仰於1980年出現月下老人祠,並每年辦理集團婚禮,延續至2000年以後,整個月老信仰邁入高峰發展期的社會背景因素。

來源:民俗亂彈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曾有版管責冰至,文章轉貼沒啥用,每發一文俱心虛,更看勳章為壓力。唯見高管滿勳章,原來意指是他人。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30 14:2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