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3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法像介紹] 沙門果經Samannaphala Sutta講義 捨離瞋恚 修習慈心 [複製連結]

Rank: 12Rank: 12Rank: 12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7-9-7 08:12:4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修慈是去除瞋心的很好方法,因為“慈”與“瞋”是兩種對立的心態,它們兩者是不相容的。瞋心是用粗暴、僵硬、帶破壞性、傷害性的心去抗拒、厭惡、排斥物件,而慈心是用柔和、柔軟、愉悅的心去包容、善待對象。這兩種心的性質截然不同。當一個人被瞋心控制的時候,慈愛很難培育起來;而當一個人散播慈心的時候,瞋心就不容易生起。所以,為了克服瞋心,我們應當培育慈愛,經常致力於培育慈愛。

培養慈心又稱散播慈愛,用現在的話來說是祝福。慈愛(mettà),源於友好(mitta),是用友善的態度來對待目標。

慈愛就猶如慈母對待自己的獨生子一般。如《應作慈愛經》(Karaõãyametta suttaü)裡佛陀教導:

ßMàtà yathà niyaü puttaü, àyusà ekaputtamanurakkhe; evampi sabbabhåtesu, mànasaü bhàvaye aparimàõaü.û

“正如母親對待自己的兒子,會以生命來保護唯一的兒子;也如此對一切生類培育無量之心!”





兩類慈心業處


應該如何修慈、散播慈愛呢?

散播慈愛的方法可以分為兩類:

一、一切處業處(sabbaññhaka kammaññhàna) 。

二、應用業處(pàrihàriya kammaññhàna)。



一切處業處的方法主要用來調心。因為它適合一切修行者,是任何人都可以修並且應當修行的,所以稱為“一切處業處”。

甚麼是“應用業處”呢?即通過修習這種禪修業處直到證得禪那,稱為“應用業處”或“根本業處”。

如果我們散播慈愛只是為了讓心柔和、去除瞋恚,這是“一切處業處”的修法。如果通過持續地散播慈愛來達到禪那,證得慈心的三種禪那或證得慈心解脫,這是“應用業處”或“根本業處”的修法。

應用業處的修法可以按照《小部·無礙解道》裡記載的五百二十八種方式,對十方十二類有情眾生散播慈愛。



在此簡單地講一講一切處業處的修法。

有四種一切處業處,又稱為保護業處。哪四種呢?

1. 佛隨念(Buddhànussati);

2. 慈心修習(mettàbhàvanà);

3. 不淨業處(asubha kammaññhàna);

4. 死隨念(maraõànussati)。



當貪欲生起時,應當修習不淨;當瞋心生起時,應當修習慈心;缺乏信心時,應當修習佛隨念;懈怠、懶惰、放逸時,應當修習死隨念。

貪心、瞋心、無信、懈怠放逸這四種心態,是修行人經常可能生起的不良心態。所以可以用這四種保護業處來保護禪修者。同時,修佛隨念、修不淨和修慈心還能起到保護禪修者不會受到內外幹擾的作用,所以稱為“保護業處”。




初修不對六類人修慈


剛開始修習慈心的時候,不應對六類人修慈。哪六類呢?

一、不喜歡的人(appiyapuggale)。如果一開始就對不喜歡的人修慈,心容易乏味、疲勞,因為對目標沒有興趣。

二、極親愛的人(atippiyasahàyake)。一開始對極親愛的人修慈,心容易緊張,容易為對方的苦樂患得患失。

三、中性者(majjhatte)。因為對中性者(既不太喜歡,又不會討厭的人)沒有感覺,所以一開始時也不應該對這類人修慈。

四、敵人、厭惡的人(verãpuggale)。因為沒有定力,你會在意、計較對方給你造成的傷害,或者在乎他的言行,心反而不能平靜。

五、特定的異性(liïgavisabhàge odhiso)。剛開始修習的時候,女性不適合對個別的男性修慈,男性也不適合對個別的女性修慈,因為容易產生貪愛。修習一段時間培養了定力後,可以對整組、整體的異性散播慈愛。比如,願所有的女性快樂,願整個寺院的女性快樂,願整個縣的女性快樂……

六、去世的人(kàlakate)。無論對已經去世的人如何修慈都不能培養定力,乃至連近行定都不能得。

所以剛開始時不適合對這六類人修慈。





先對自己修慈心


剛開始修慈的時候,可以先對自己修。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快樂,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痛苦,所以先學會祝福自己,學會了祝福自己,才能推己及人去祝福他人。

可以用四種方式對自己修慈:

Ahaü avero homi - 願我無怨敵!

abyàpajjho homi - 願我無瞋害!

anãgho homi - 願我無惱苦!

sukhã attàna§ pariharàmi - 願我保有自己的快樂!

我們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散播慈愛。例如可以祝福:“願我沒有危難,願我沒有心靈的痛苦,願我沒有身體的痛苦,願我快樂安穩!”可以用自己的語言或自己的理解方式來對自己修慈。

剛開始的時候不宜太雜,只是用你最有感覺的那一句去修就可以。閉上眼睛感受一下,祝福自己,感受自己的快樂。

不過,有些人確實連感受自己的快樂都很困難。這時應該怎麼辦呢?他可以先回憶起自己曾經做過的一件令自己很歡喜、開心的善事,例如:他曾經布施僧團或拜見一位心靈導師、宗教師等,那時他很歡喜。他可以先回憶當時那種歡喜的心情,然後再以這種心情讓自己的慈心培養起來。當他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快樂時,再這樣保持幾分鐘,例如維持五分鐘或者十分鐘,這個時間長度並沒有硬性的規定。





對恭敬的人修慈心


然後,再對一位自己所恭敬、尊敬的人修慈。對出家人來說,可以對自己的剃度師、戒師、教授師等修慈。對在家人來說,可以對自己的老師,或者宗教師修慈。有些人,例如有些女性很難找到一位自己很恭敬的人那該怎麼辦?她可以找一位曾經用心、真誠地幫助過自己的恩人,然後對這個人修慈:

Ayaü sapuriso averà hotu - 願這位善人無怨敵!

abyàpajjhà hotu - 願他無瞋害!

anãghà hotu - 願他無惱苦!

sukhã attànaü pariharatu - 願他保有自己的快樂!

我們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對他散播慈愛:“願我的老師(恩人)不會遭受危難,願我的老師沒有心靈的痛苦,願我的老師沒有身體的痛苦,願我的老師快樂安穩!”剛開始不要一下子都用四句,只需用任何一句你最有感覺的話,然後閉上眼睛,思惟你恭敬的人坐在你前面兩、三公尺的地方,取他很快樂的樣子,然後用心去祝福他,向他散播慈愛。

如果你原來已經擁有一顆柔和的心,擁有良善的素質,當你向對方散播慈愛時,很快就能感受到對方的快樂,而對方的快樂也就是你的快樂。如果我們用一顆良善的心對待他人,即使別人還沒有感受到,我們自己也能先感受到。當你祝福他人時,他人還沒有收到你的祝福,你自己就先獲得快樂了。送人玫瑰,己先聞香,當你真誠地祝福他人快樂時,首先感受到快樂的是你自己,最先受益的是自己。

用這些方式向對方散播慈愛,直到你的慈愛可以毫無障礙地散播出去。在這個時候,一切處業處和應用業處就有差別。如果是應用業處,就用這種方式持續地維持下去,直至證得禪那。但是對於一切處業處,這時就可以換另外一位恭敬的人來散播慈愛,當換了三、五位恭敬的人之後,就可以換自己親愛的人。對於女性來說,可以對自己的母親、姐妹、女兒等散播慈愛;對於男性來說,可以對自己的父親、兄弟、兒子,或者知心朋友散播慈愛。

用這種方式大概對四到六位散播慈愛,當然,越多越好,這證明你的心容易對不同的人散播慈愛。





對其他人修慈心


對大約十位恭敬的人和親愛的人散播慈愛後,可以再向中性者散播。中性者是指不會太親愛又不會討厭的人,例如所認識的普通朋友,對於出家人來說可以是同法者、同梵行者。可以對大概十位左右散播慈愛。

如果可以毫無障礙地向他們散播慈愛後,再向你討厭的人散播慈愛。有些人有很多怨敵,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也討厭,這證明他的性格和心理很有問題,人際關係一定不好。但是有些人性格很好,幾乎找不到討厭、憎恨的人,他看任何人都可以看到其優點、長處,這證明他是個性格好、人緣佳的人。如果確實找不到討厭的人,他可以找自己不喜歡的人,比如某些言行粗魯的人,可以向他們散播慈愛。要做到向自己討厭的人,和向自己親愛的人和向自己都能毫無差別地散播慈愛,這樣才算做到慈心平等。





破除界限


對於應用業處,還有一個階段叫“破除界限”(sãmàsambheda),即把四種人分為一組:自己、敬愛的人、中性者、怨敵。每一組都先選自己,然後再選一位親愛的或恭敬的人,一位中性者和一位怨敵。之後先對自己修慈,然後對敬愛者、中性者和怨敵修慈。如果對其中任何一個人修慈都能做到完全沒有差別,則證明其慈愛在對待怨敵、討厭的人也能像對待自己那樣平等、毫無差別,這叫做破除界限。這裡的“界限”是指人與人之間的界限。

繼續對另外一組四種人散播慈愛,如此大概十組左右,然後可以用限定範圍的方式:“願這個禪堂裡的所有眾生免除危難,沒有心靈的痛苦,沒有身體的痛苦,保持自己的快樂!”你可以用這四種方式的其中一種向他們散播慈愛。





慈心遍滿


之後,再用傳統的分類方式遍滿慈愛:

ßSabbe sàttà, sabbe pàõà, sabbe bhutà, sabbe puggalà, sabbe attabhàvapariyàpannà, sabbà itthiyo, sabbe purisà, sabbe ariyà, sabbe anariyà, sabbe devà, sabbe manussà, sabbe vinipatikà.û

“願一切有情、一切有息者、一切生類、一切個體、一切擁有自體者,願一切的女性(包括女人、雌性動物、天女、女鬼等)、一切男性、一切聖者、一切凡夫、一切天人、一切人類、一切墮惡趣者。”

一共有這十二類眾生。對每一類眾生都用四種方式散播慈愛:“願他們免除危難,願他們沒有心靈的痛苦,願他們沒有身體的痛苦,願他們快樂安穩!”先限定一個小範圍,例如:整個禪堂,然後整個寺院、整個村莊、整個鎮、整個縣、整個市、整個省、整個國家、整個亞州、整個世界,乃至十方世界,用這種方式來遍滿慈愛。

對於作為調心方法的一切處業處來說,就不用那麼嚴格了。我們可以先對自己散播慈愛,之後再向一位恭敬的人散播慈愛,在換兩、三位後,可以換親愛的人,人數不用多。總之,在散播慈愛時,要感受到自己的心變得柔和、柔軟、快樂、平靜,一切慈心都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如果在散播慈愛時,你的心還是很僵硬、固執、忿忿不平,那證明慈愛還沒有培育起來,應當經常致力於散播慈愛。如果有時對散播慈愛的某個物件沒有感覺,那可以先換另外一位。用這種方式來調節自心。

這裡簡單地教導了修習慈愛的方法後,各位都可以去修習、培養,而且應該經常這樣培養。

以上是用修慈來去除瞋恚的方法。





如理作意


我們還可以用如理作意的方法來去除瞋恚。

當內心充滿怒氣、怨恨的時候,可以用多角度來思惟:

別人中傷我、傷害我,那是他在造惡。如果我為此而生氣,那我的心也陷入不善,生氣的心必然是不善的。對方在造惡,我也在造惡,我比對方也好不了多少。

別人在激怒我,令我生氣,而我自己也用生氣來刺激自己。別人希望我由於生氣而遭受痛苦,而我自己也真的如他所願般陷入痛苦,這不正中他的下懷嗎?所以不應該生氣。

我對他生氣,也許能令他痛苦,也許不能令他痛苦,但我在生氣的當下,自己必然是痛苦的。

由於對方被瞋恨所打敗,所以加害我、中傷我。他所造的惡業使他走向墮落,走向惡趣之門,而我自己也通過生氣步其後塵,也在走向墮落。

生氣的時候,我到底是生他哪個部分的氣呢?頭髮?體毛?指甲?牙齒?皮膚?他只是由三十二個身體部分所組成的,我對他的哪一個部分生氣呢?

對方所做的某些動作發生以後,很快就消失、滅去了,對方所說的某些話早已經隨風飄逝了,我這愚癡人為甚麼還要抓著他以前所做的動作、所說的話緊緊不放呢?我在為他過去所做的某些行為、所說的某些話語耿耿於懷嗎?也許他做了那些行為或說了那些話之後早已經淡忘了,但我卻還在對那些行為、那些話語耿耿於懷,我不是一個愚癡人嗎?

如果我看到路邊有一堆糞便,於是把糞便拈起來放進自己的口袋,然後一直在生氣:這糞便為甚麼那麼臭!這糞便弄髒了我的手,又弄髒了我的口袋。其實愚癡的是我自己,因為自己去碰糞便還放進口袋,所以才弄髒了手又弄髒口袋。惡人造作的惡行猶如糞便,我抓住他的某些言行放在自己的心裡,就如用手去抓糞便後放在自己的口袋裡。糞便本來是臭的,只要不去碰它,它就沾不了我,也沒必要對它生氣。同樣的,雖然那些愚癡人有意想要中傷我、傷害我,但是他並沒有直接對我的身體造成任何的傷害,只不過是由於我看不慣他的行為、聽不慣他的言語而已。

一個愚人冒犯不應該冒犯的人,譭謗、批評清淨無染的人,就像在逆風中撒塵土、丟垃圾,或者向著天空吐痰、吐唾沫一樣,最終傷害的還是他自己。



我們還可以思惟佛陀時代的一個故事。有一個名叫責駡者跋拉德瓦迦(Akkosakabhàradvàja bràhmaõa)的婆羅門,他對長兄出家成為了佛陀的弟子感到很氣憤,於是來到佛陀跟前,用很難聽、粗惡的語言辱罵跋嘎瓦。等他罵完後,佛陀問他:

“你認為如何,婆羅門,你是否有朋友、親戚、客人來訪呢?”

“朋友果德瑪,有時有朋友、親戚、客人來訪。”

“你認為如何,婆羅門,你是否會拿出副食、主食或美味[款待]他們?”

“朋友果德瑪,有時我會拿出副食、主食、美味[款待]他們。”

“婆羅門,假如他們不接受,它屬於誰的呢?”

“朋友果德瑪,假如他們不接受,它還是屬於我的。”

“同樣的,婆羅門,若你辱駡我們不辱罵者、生氣不生氣者、爭吵不爭吵者,我們不接受你的。婆羅門,這還是你的!婆羅門,這還是你的。

婆羅門,若對辱駡還以辱罵、生氣還以生氣、爭吵還以爭吵,婆羅門,這叫做共用、交換。我們既不和你共用,也不交換。婆羅門,這還是你的!婆羅門,這還是你的。”(S.1.188)



所以,我們可以用各種方法進行如理作意,思惟瞋恚、憤怒、憂傷所帶來的危害。如果生氣可以使你造善業的話,那就生氣吧!如果生氣可以使你解脫的話,那就生氣吧!但這是不可能的事!生氣是愚人的力量,乃智者所不應為。我們不要被自己的情緒所打敗,不要被自己的怒氣所征服,從而做瞋恚的奴隸。

這是對治瞋恚的方法。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5-19 12:20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