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5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資訊] 長庚最新研究:近8成肝癌與馬兜鈴酸有關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色瞇瞇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7-10-20 08:46:5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長庚最新研究:近8成肝癌與馬兜鈴酸有關



林口長庚醫院、新加坡大學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合作研究發現,馬兜鈴酸可能與多數肝癌的發生有關。

台灣肝癌的年發生率全球第一,103年就新增超過1萬1000名病人,林口長庚醫院、新加坡大學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合作研究,進一步發現,98個台灣肝癌病人中,有76人帶有馬兜鈴酸特有的基因突變指紋,比率高達78%,顯示馬兜鈴酸可能與多數肝癌的發生有關。

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馮思中指出,馬兜鈴酸代謝物會結合基因上具嘌吟核的碳基化合物,形成DNA複合物,一旦結合可能永久存在,研究發現98個台大醫院與長庚醫院的肝癌病人中,高達76人帶有這種基因突變指紋。

研究團隊接著利用國際公開的肝癌基因資料,分析全球近1400名患者,發現馬兜鈴酸特有的基因突變指紋也廣泛的出現在中國(47%)、南韓(13%)與東南亞國家(56%),但少見於日本(2.7%)、歐洲(1.7%)或北美(4.8%),研究結果已發表於昨日出刊的國際期刊「科學轉譯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系主任謝森永指出,馬兜鈴科植物含馬兜鈴酸,具消炎、消腫與止痛療效,曾被廣泛地作為草藥,近年來已知馬兜鈴酸有很強的腎毒性與致癌性,從台灣的上泌尿道癌、膀胱癌及腎細胞癌可找到馬兜鈴酸與基因的複合體,這些癌症病人也含很高的馬兜鈴酸基因突變指紋。

2012至2013年間,林口長庚的研究以小鼠證實,馬兜鈴酸是現今已知造成基因突變的物質中最強者,致癌性高於尼古丁與紫外線等,致癌風險是抽菸的5倍。

攝取多少劑量會對人體有影響,謝森永表示,目前尚無法回答,不過在動物實驗可見,劑量越高、作用越大,老鼠服用高劑量藥品幾次後,就出現急性腎衰竭。

聯合報 聯合新聞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公平正義世間有愛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2 19:4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