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5-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根據今年的摩根退休快樂指數調查,各年齡世代目前的退休準備與理想金額想法有所不同,除了可以很明顯看出,「退休理財前段班」和同世代的民眾相比,目前已準備的退休資金平均高出1.7倍。
其中40世代差距最大,40世代「退休理財前段班」的準備資金高出同世代3.2倍之多;若換算成金額,40世代「退休理財前段班」平均已準備579萬元,相較之下,年齡在40∼49歲之間的全體民眾平均僅存到178.5萬元。
摩根投信董事總經理邱亮士表示,30世代是差異第二高的世代,調查顯示,30世代「退休理財前段班」的準備金額為228.7萬元;而全體30世代只存到百萬出頭,差距達2.2倍。
邱亮士說明,30與40世代是職涯中薪資調升幅度最快的黃金時期,但目前也是面臨「上要照顧父母,下有孩子要撫養」的夾心族生活,還必須面對龐大的生活開銷支出,因此這兩個世代的理財前段班,在退休準備金的進度上相較一般民眾更積極,也展現在所累積的資產金額上。
據調查,台灣民眾普遍認為退休後的花費,約占退休前薪資的46%,就目前國人平均薪資4.8萬元計算,等於退休後每個月的生活開支金額約2.2萬元,乍看之下好像不高,但這項數字並未考慮退休後要實現第二人生夢想的費用,例如每年固定幾次的旅遊、實現興趣所需花費、上課學習新知的學費,甚至是通膨、醫療、老年照護等費用都未考慮,也因此國人對於理想退休準備金的金額,清一色都認為需要千萬元起跳。
邱亮士建議,民眾應該以持有低波動的多重資產基金為核心配置,並根據不同人生階段做不同的比重調整;第二層再透過債券、收益基金、平衡型基金來強化收益,最後則是擇優並適度持有較高波動資產。
群益投信投資長李宏正建議,部分比例可加入較具成長爆發力的市場,像是新興市場、新興市場單一國家、特殊產業基金等,像亞股基金中東協、印度、中國基金就是不錯的選擇。
再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股債均衡配置的多重資產組合基金是退休族可考慮的。觀察金融海嘯以來,成熟與新興股市及債市間,最多維持半年趨勢相同,之後市場就會產生大小幅度的輪動;而在升息預期心理下,更加敏感的美債殖利率也將對不同債券種類構成消長。而房地產、商品也在景氣循環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市場快速變動的前提下,惟有靈活彈性的多重資產配置,才能跟上市場脈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