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5-3-13
- 最後登錄
- 2025-9-2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8108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028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東港「蝦米媽」明年巡安 走出媽祖遶境文化
建立時間:2017/12/09 08:00
農曆三月「迓媽祖」是台灣重大的宗教盛事活動,被譽為「台灣三媽」之一的屏東東港朝隆宮,以往過去「迓媽祖」與「東港迎王」模式極為相似,為強調以「迓媽祖」為主軸,突破以往「東港迎王」模式,明年遶境將首次聯合東港地區10間主祀媽祖的宮廟、7角頭宮廟一同共襄盛舉,走出媽祖的遶境文化。
東港朝隆宮董事長郭廷周表示,具有324年歷史的東港朝隆宮,主祀媽祖,與雲林北港朝天宮、苗栗竹南中港慈裕宮,被譽為「台灣三媽」,又被信眾稱為「蝦米媽」。
然而「蝦米媽」稱呼究竟是從何而來?朝隆宮董事長郭廷周說,以前經濟條件並未如此富裕,又剛好遇到「迓媽祖」重大慶典活動,正當大家憂心該如何是好,信眾擲筊向媽祖請示,媽祖向信眾表示別擔心,仍照常舉行,就在「迓媽祖」之前,出海捕魚的漁民們捕獲眾多「蝦子」,紛紛傳來豐收的好消息,也讓「迓媽祖」活動得以如期進行,從此之後東港朝隆宮媽祖便開始有了「蝦米媽」的稱呼。
東港朝隆宮早期以往「迓媽祖」與3年1科「東港迎王」分別在同年的隔天舉行,都為3年1次,而後來為體恤民眾辛勞,改為6年1次;但1年前信眾反映,6年時間實在過長,經擲筊請示媽祖同意後,明年起「迓媽祖」改為2年1次,並在農曆3月20、21日舉行,繞境路線也是有史以來首次走過東港跨海大橋來到東港鎮南平里。
郭廷周表示,過去「迓媽祖」與「東港迎王」模式極為相似,這次改變以往不同新風貌,以「迓媽祖」為主軸,首度聯合東港地區主祀媽祖的10間宮廟,及7角頭廟,共約3千人,一同共襄盛舉,媽祖乘坐前龍頭後鳳尾的「龍車鳳輦」,由信眾推上東港跨海大橋到南平里,突破以往「東港迎王」模式,走出媽祖的遶境文化。(李易親/屏東報導)(蘋果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