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6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資訊] 防攝食誤嚥引肺炎 專家推照護餐,善用「增稠劑」減風險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絲襪美腿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7-12-22 07:45:3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防攝食誤嚥引肺炎 專家推照護餐,善用「增稠劑」減風險

吞嚥機制

話說回來,所謂的「攝食吞嚥」是如何運作的呢?為什麼會發生食物沒吞進食道,反而跑到肺裡的「誤嚥」意外呢?而什麼樣的餐點比較容易吞嚥呢?我們請來小田原市立醫院的攝食吞嚥障礙護理認定護理師小澤公人,解說人體的吞嚥機制。



首先,食物進入口腔後會經牙齒咬碎,並在舌頭唾液的作用下處理成大小可吞嚥的「食塊」。當食塊送進喉嚨裡時,喉頭蓋會下壓蓋住氣管,使得食道的入口打開(見圖)。

同時口鼻的入口封閉,促使食物順暢地滑進食道裡。「這些反射運動只發生在 0.6秒內,就算中途想停止吞嚥也辦不到。」小澤說。12對腦神經的其中6對同時運作,在巧妙的平衡下完成這個機制。「欠缺任何一對都將無法順利吞嚥,導致食物誤入氣管。」這就是為什麼腦中風後遺症會造成吞嚥困難的緣故。



除了腦中風以外,神經性難疾與呼吸系統疾病等等都會造成吞嚥障礙。衰老也會使吞嚥反射遲鈍,咳嗽的力量衰退。據說長期不用口腔臥病在床,也會有風險。罹患失智症時,有時看見食物也無法認知,因而失去進食的動力。「所以,持續使用嘴巴還是很重要的。」



如果細菌隨食物與唾液進入氣管,就容易引發「誤嚥性肺炎」。根據小澤的說法,高齡者肺炎中有6至7成都源自誤嚥。

鶴見大學牙醫系助理教授飯田表示,有時細菌會在睡眠期間和唾液一同入侵氣管,引發誤嚥性肺炎。這種情況好發於因年老或腦中風而導致吞嚥機能低落的患者。「為防止這種情況發生,平常就該好好照顧口腔,睡前的照護尤其重要。」

別出心裁的照護餐

對於無法正常用餐(日常飲食)的高齡者,通常是提供經勾芡絞碎而容易入喉的「照護餐」。雖然不同設施有不同的稱呼,但基本上都基於容易吞嚥的特性而稱作「軟質餐(果凍餐、慕斯餐)」、「糊狀餐」、「切碎餐」、「一口餐」等等。

醫院及療養院常會評估患者的吞嚥機能,選擇適合個人的飲食型態,並盡可能調整到接近日常飲食。幸運草醫院消化內科醫生兼「湘南營養網」創辦代表的望月弘彥說:「不是只讓患者吃安全的食物就好了。本院會和患者及家屬討論風險,決定要讓患者食用什麼類型的餐點。」

照護餐多半摻有具黏性而容易成形的「增稠劑」。這樣可以延緩食物抵達食道,爭取準備吞嚥的時間。小田原市立醫院護理師小澤表示,增稠劑過多或過少都不行。太多容易附著殘留在喉內,太少則會很快流過喉嚨,無論哪種情況都會增加誤嚥的風險。

本文出自商周出版《2025長照危機》

原文網址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56233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2 23:4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