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16
- 最後登錄
- 2025-9-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86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808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發菩提心,成無上道(六)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當時六祖大師契悟般若空性所作出的偈子。惠能大師了悟諸法畢竟空寂,無有能、所,一切皆掃除蕩盡,所以禪宗祖師說:「佛來佛斬,魔來魔斬。」正是這個道理。
「佛」代表好的境界,若是對好的境界,產生貪愛、執著,心當中有了罣礙,一樣不能明心見性。所以,就算是打坐時看見十方諸佛來摩頂、授記,也不要歡喜。因為一歡喜,心就動了,就成了生滅,就不是不動心、清淨心。「魔」,就是指恐怖的境界。看到恐怖的境界,也不用害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好壞的境界皆由自己意識所現,都是虛妄不實的,因為一切法畢竟空寂。
那麼,要拿什麼來「斬」?「不理它」就是斬。好壞的境界都不去理它。它來就讓它來,去就給它去,繼續保持正念,菩提心就會現前,念念分明、處處作主。否則,菩提心就迷失而成為攀緣心了。
所以漸修、頓悟都是相通的,目的都是證菩提心,只是方法不同而已。(中台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