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4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保健常識] 愛堆雜物也捨不得丟 恐是焦慮症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7-12-28 07:20:5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記者 湯蕎伊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前幾年,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提出「斷捨離」的概念,那本書大為暢銷,也掀起一股從清理家中雜物到整理生活的風潮,所謂「斷捨離」是指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山下英子甚至認為只要捨棄房間廢物,機會就會降臨,也會遇上美好的邂逅,工作效率會提升,靈感泉湧,好事將源源不絕而來。
清除無用雜物後 也將心中的混亂梳理了一遍

雖然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但我們在整理環境時,同時一邊在思考,慢慢釐清自己的思緒,瞭解現在到未來需要些什麼?清除了無用的雜物之後,也將心中的混亂梳理了一遍,被堵塞滯礙的人生重新順暢流動,煩悶也跟著煙消雲散,當然會變得愉快清朗。

全世界的老化人口都快速增加中,不只是日本,臺灣的老年化速度即將創下全球第一,近年對老年生活的安排逐漸成為顯學,甚至出現協助年長者清理雜物的新行業,的確,要趁著有體力時整理生活物品,不然東西愈堆愈多,搞不好連正常生活都會受到影響,而這種過度囤積物品的行為,已不只是個人習慣,也許是內心生病了。

近8成囤積症有焦慮症 甚至是重度憂鬱症

2013年,美國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分類》第5版,正式將囤積行為列為精神病的一種,其診斷症狀包括住處充滿雜物,過度收集東西,對東西難以捨棄,最重要的一點是,缺乏自覺意識,亦即家裡很雜亂和囤積症的差別在於前者願意整理,後者不覺得有問題,根本不想整理也不願意別人幫他整理,據研究,囤積症患者有近8成的人伴有焦慮症,甚至是重度憂鬱症。

讓家裡慢慢被物品淹沒,大概基於以下幾個原因:最常見的是貪小便宜或過度珍惜物品,只要還沒有完全壞掉的東西,就捨不得丟掉,也有些人是好東西捨不得用,永遠只用爛東西,珍惜物品原是好事,但太過度的話,也許是來自內心的不安全感。

第二個原因是捨不得丟掉過往的回憶,雖然保留帶有回憶的物品是人之常情,但是太過度,甚至停留在過去的歲月中,這種念舊會綁架人生無法往前進,也降低了創造新經驗的可能。有些人遇到挫折或低潮時,會透過購買東西來排解孤單,然後工作太忙沒空整理,不知不覺家裡就塞滿了東西,一旦過了臨界點,似乎也無從下手整理,一天一天過去,年紀愈大,就更沒有精神或體力來整理了。

(本文摘自/活得興高采烈/時報出版)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2 16:4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