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2-26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0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389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一人吃兩人補 當心妊娠糖尿病上身
一人吃兩人補,但小心觀念錯誤、吃錯了,反而會發生妊娠糖尿病的隱形漏洞!
名模林嘉綺分享經驗
名模林嘉綺懷第2胎時因寶寶體重不足,決定不忌口、大吃大喝,沒想到懷孕25週時就罹患妊娠糖尿病,經過飲食和運動控制,血糖才正常,昨天她與丈夫現身分享經驗,也示範清燙牛肉搭配5蔬果(青椒、紅椒、玉米筍、蕃茄和秋葵)做成「溫沙拉」,做為控糖的重要餐點。
另一名41歲的陳姓婦人則因工作忙碌,三餐不正常又外食,且多吃澱粉類食物,以致懷孕27週時罹患妊娠糖尿病,施打胰島素到生產。
她在懷孕期間以「九宮格」施打法註記每天施打4次,並控制飲食和早晚散步,今年足月生下健康男嬰,現在也持續回診追蹤。
台中榮總新陳代謝科主任李奕德指出,孕婦懷孕20週後因荷爾蒙改變,容易產生妊娠糖尿病,在24週至28週可經篩檢確診,尤其肥胖、糖尿病家族史或曾罹患妊娠糖尿病是高風險族群。
胎兒過重易導致難產
若孕婦有妊娠糖尿病,容易造成胎兒過重導致難產,甚至畸胎、早產、流產等,且產後恢復血糖後若沒控制好,將來有5成機率罹患糖尿病。
但李奕德發現很多人對於防治妊娠糖尿病的觀念錯誤,誤以為「控制糖尿病會使母嬰缺乏營養」,其實照醫師和營養師的飲食建議,一樣能確保均衡營養;少吃或不吃是無法控制血糖,反而使血糖波動大、交感神經興奮,危及健康。
注射胰島素效果較優
如果經過飲食、運動控制兩週後,「空腹血糖值仍超過95mg/dl、飯後兩小時血糖值超過120mg/dl及糖化血色素超過6.5%」未改善,就必須積極藥物治療。
李奕德提醒,吃藥打針不會影響胎兒,其實注射胰島素是直接補充不足的胰島素,控糖穩定度也比口服藥效果好,也是美國的治療準則。
李奕德昨天也駁斥運動會影響胎兒的說法,反倒是適度運動可促進新陳代謝和增強體力,有助降血糖。
雖然妊娠糖尿病在分娩後會恢復正常血糖,仍必須維持良好飲食,定期回診追蹤,否則控制不佳,有5成會在5至10年罹患糖尿病。
台中榮總婦女醫學部主任周明明也說,現在孕婦高齡、肥胖及家族史造成妊娠糖尿病增加,提醒孕婦孕期不要胖超過14公斤。
(自由時報健康醫療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