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2-5-20
- 最後登錄
- 2025-8-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313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1058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帖最後由 zebron 於 2018-2-6 06:08 編輯
愛不釋手的建蘭盆栽和養殖
建蘭,又名四季蘭、秋蘭。屬於國蘭的一大種群。其花淺黃綠色,芳香。與其它種類國蘭不同的是,其花期較長且可多次開花,故又名四季蘭。她葉片光滑,瀟洒飄逸,風姿綽約;花型奇特,花開多次,花香馥郁,自古至今歷受國人青睞,文人墨客喜愛。
建蘭是以產地命名的蘭花,主要產在福建和廣東;而劍蘭一般是指唐菖蒲,是一種球根植物。
建蘭據說是從唐朝開始被人們追崇的,那時候人們在野外發現了野生的建蘭,後來人們發現建蘭還挺適合當盆景,於是得到廣大花友的追捧!建蘭雖然好看,但前提是要養得好,你真的懂得怎麼養嗎?
建蘭栽培用土非常講究:
忌用鹽鹼土 , 宜用肥沃 、 通透性良好的微酸性土壤 (pH5.5 ~ 7.0), 一般可用森林山溝中的腐葉土, 也可用樹葉、 沙、 餅肥堆製成的培養土。花盆儘可能多用泥盆 , 少用釉盆或塑料盆 。用泥盆栽種 , 通透性好, 更利於建蘭生長, 減少發病 。
建蘭日常澆水注意事項:
首先,要注意水溫。冬天勿用冷水澆灌,水溫要和室溫相近,以8—10°c為宜。夏天勿用熱水澆灌,如用水塔儲水,需防水溫過高傷及蘭株、蘭根,水溫不能超過25—28°c,也不能驟用冷水澆灌,以免傷及蘭株。
再次,要注意保護新芽。新芽開叉期,以實施根部澆水為宜,儘量少洒水、噴水,否則水灌葉心引起漬水腐爛,造成損失。
要注意不澆半截水。有人錯誤認為蘭花不可多澆水,因而不敢澆水,常澆半截水,盆料長期上濕下干
建蘭葉子發黃的原因:
土壤不適,建蘭肉質根,根系發達粗壯,所以對土壤的通透性要求比較高,若種植在粘性較重的土壤中,會影響根系的生長,導致根系與葉片之間的養分運輸通道中斷。
光照不當,建蘭是比較喜歡光照的蘭花品種,若長期處於背陰處養護,植株會因光合作用缺乏導致葉綠素減少,葉色發黃;若長期暴曬在陽光下,光照過強,植株容易被灼傷,葉子也會失去活力。
建蘭作用一:美化環境
將建蘭置於客廳、書房,花繁葉茂,漂亮十足,用高腰直筒花盆栽培,蘭葉蒼綠漂亮,神采飛揚。蘭花開時,涼風送來幽香,使人倍感清幽,是陽台、客廳、花架和小院子擺設的佳品。
建蘭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一、溫度
建蘭生長適於在年平均氣溫15-23℃之間,夏天氣溫炎熱,用70-80%的塑料遮光網來降溫。因光照過強而引起的高溫,應採取增加遮蔭的層次和密度促使降溫。冬季溫度不得低於3°,否則凍害。在溫濕度適宜的情況下,大部分品種一年內可開花兩次,其中某些被稱為四季蘭的品種可開花四次,不耐32°以上的高溫,0°以下凍傷,植株發黑死亡。
二、濕度
建蘭喜濕潤但怕水澇,因此栽培環境需經常噴霧增加濕度,理想空氣相對濕度為65~70%,同時需在夏秋乾燥季節經常向葉面噴霧。最低濕度一般不小於50%,否則干尖黃葉。夏秋高溫高濕天氣需加強通風,以防根腐和莖葉腐病。
三、光照
光線是建蘭苗生長的關鍵,它決定着葉色的黃綠,株型的高矮。光線過強葉色偏黃,蘭苗強壯偏矮;光線過弱葉色濃綠,蘭苗細高。光線適宜遮蔭度為65%—75%。在室內案几上的應選擇靠近窗下,但不能受陽光直射。以防焦尾。保持通風,防止病菌侵入。
四、土壤
建蘭根系發達粗壯,對土壤的透氣性要求較高。因此植料經常選用以粗硬顆粒植料為主,其中無機顆粒植料選用粒徑7~10mm的小石子(無尖角)、珍珠岩、陶粒、火燒土、植金石(蘭花石)、敲碎的磚粒(無尖角)等,其中的一種或兩種復配,有機植料選用泥炭土、腐葉土、草炭土、發酵的花生殼、發酵的鋸末屑、發酵的原木刨花、腐熟的樹皮等等,配土時無機顆粒植料與有機植料的體積比一般為2比1或者3比2,德國的泥炭土質量好,但顆粒徑極小,摻入總量以不超過總體積的30%為宜。
由於無機粗顆粒植料填充后具有穩定的團粒結構,在大團粒之間有足夠的空隙來進行空氣的存貯與流通(形成毛細管),再加上一定量的相對穩定的有機物和肥料,這樣的植料及配比配製的栽培土能瀝水透氣且含有機質,有利於日常管理和建蘭的健康生長,並能減小病害的發生幾率。這種現代的植料配比適合蘭花的生理結構和自然習性,比古人養蘭花更加科學和進步,更適合規模化養植,更省力省事。
當然也可以用全水苔、苔蘚種植,但水肥管理難度較大,稍有不慎或環境惡劣,會造成根腐病發生。還可以用黃沙土和鋸末屑等比例再加適量粗河砂配成植料。
總之植料來源很廣,配比五花八門,只要養得好蘭花都可以是好植料。但不推薦用普通種植土、粘性土養蘭花,透氣性差,易板結成塊。
沒有萬能的植料和配比,應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找到適合自己種養習慣和種養環境的植料和配比。一般高溫濕潤多雨氣候環境下應加大粗顆粒植料的比例,反之低溫乾燥氣候環境下應加大細顆粒有機植料的比例。一般一年中這兩種氣候交替變化,所以一般在春末和秋末採取翻盆換土的方式來應對氣候的變化,通過調整植料的配方滿足不同季節蘭花生長的需要,並能減小病害的發生幾率。
五、花盆選擇
以透氣性能佳的素陶盆或瓦盆為上,多孔塑料盆次之,上釉的瓷盆效果最差。
六、澆水
蘭花澆水沒有固定的模式,完全取決於環境的溫濕度和土壤的含水量還有風力這些因素。除非人為的花前控水以催花,否則都應保持盆土植料處於潤而不濕的狀態,所謂見干見濕的說法其實是不科學的,無法把握植料的乾濕度。
蘭花難養是由於其根的特殊性決定的,所以養蘭需養好根,新手養不好蘭花的關鍵就是根沒養好,根沒養好的原因與植料有部分關係,主要是沒把握好澆水的時機和水量,該澆水時沒澆水或沒澆透,根干壞了(根部細胞內的水分子反滲透進入植料,枯亡);不該澆水時猛澆,天天澆,結果根淹死了,腐壞了(根無氧呼吸產生乳酸與酒精中毒,厭氧菌大量繁殖)。這也是澆水三年功的由來吧。
蘭根是肉質根,大部分由活細胞構成,不像很多的植物的根除了根尖外,大部分木質化,所以蘭根的活細胞對氧氣量的需求(活細胞需大量氧氣進行有氧呼吸方能維持生命)遠遠大於別的根系。所以蘭根對植料的透氣性要求高,尤其是具粗壯根的建蘭要求更高。而且蘭根沒有根毛,全靠細胞滲透來吸收細胞膜外的水分,而且水分必須在根上,同時重力水和吸附水都不能被利用,只有毛細管水可被根部利用,並且稍微隔遠點的話一點都吸收不到,可看出水和氣是一對矛盾,植料內水多必然氣少,氣多必然水少,都不行,因此澆水要及時要澆透的原理就在這裡,粗植料的使用原理也在這裡。
根據實驗,現代植物生理學理論認為,植物的栽培材料在含水率為百分之七十時是最佳耕作時機。而蘭花在植料含水率低於60%時,會影響蘭花正常的生長發育。筆者不知道這些個數據是通過什麼植料來實驗測定的,因為不同的材料吸水率是不同的,也就是含水率不同的,而且散失水分的速度有快慢之分,並不能作為蘭花澆水的依據,最直觀和客觀的是辦法將新鮮未腐壞的小竹棍或木棍插入植料5厘米以下的深度觀察其顏色深淺的變化來確認其土壤的乾濕程度,從而確定澆水的時機。當然也可用先進的儀器進行測量。
值得注意的是蘭花的澆水周期和澆水量與蘭花的不同生理期息息相關,生長旺盛的營養生長期應多澆水勤澆水,高溫高濕天氣、花前及花期應控水少澆水甚至不澆水。畢竟蘭花被乾死的情況少,淹死的多,而且蘭根的耐乾旱能力是很強的,只要環境濕度合適,有的蘭花品種一個月不澆水也不會枯亡。
花友的澆水基本做法是:冬春溫度低時,7~10天澆透水一次,上午或接近中午進行,空氣乾燥時縮短間隔。夏秋溫度高時,3天澆透水一次,下午太陽下山後進行,陰雨天不澆水,不可在午後高溫時澆水。春夏季雷雨悶熱天氣要澆降溫水防根腐,同時加大通風,自然無風,則採用排氣扇、電風扇通風。
七、施肥
只要蘭土用得好,一般不需施肥。施肥可用農用複合肥,每盆每月上3—5粒即可,千萬不要多施。肥料不要直接與蘭根接觸,施後用蘭土覆蓋。平時葉面噴水可加入0.1%的磷酸二氫鉀。蘭花的根留菌能滿足其氮元素的需求,一般不用施氮肥。
八、病蟲害防治
建蘭抗病能力特強,多年來的種養沒有發現什麼病害。平常用75%的百菌清800溶液加0.2%濃度的洗衣粉噴洒預防。噴水時也可加入100毫克/升的鏈黴素,澆水可加入0.1%的高錳酸鉀進行預防,萬一發現葉面有病變,應及時剪去有病變的基體,避免傳染。用農藥與化肥時,要嚴格控制好濃度,講究科學用肥用藥,避免人為的肥害藥害傷苗。
另外養護建蘭,平時還要多注意通風,通風是養護蘭花最基本的要求,與蘭根透氣和葉面的呼吸作用息息相關,同時通風能抑制病菌的生長,尤其是抑制某些厭氧菌的生長作用重大。最好是六面通風,即花盆的六個面:上下、左右、前後位置均保持通風狀態,無遮擋物,通風好,蘭花病少,植株健壯。
|
-
總評分: 威望 + 3
SOGO幣 + 20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