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9-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第二個就是煩惱,生死輪迴是相,是現象,為什麼有此現象?就是因為有煩惱。
所以六道輪迴的現象是煩惱造成的,煩惱斷了,輪迴就沒有了;阿羅漢斷見思煩惱,故他超越六道生死輪迴。
以下是比喻,經上比喻甚多,我們只取數句,作為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用功的參考。
二九、【其心潔白。猶如雪山。】
「雪山」是比喻,佛經裡比喻到借鏡,常常用「雪山」,就是喜馬拉雅山。
釋迦牟尼佛當年出生,就是現在的尼泊爾,在喜馬拉雅山的南麓,所以雪山距他們很近,
佛講經常常用此作比喻,心清淨就像雪山一樣,一片白色,無一絲毫雜色。
二九、【忍辱如地。一切平等。】
「地」是比喻。「忍辱」是修行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課目,《金剛經》告訴我們「一切法得成於忍」,
不但是佛法,世間法也一樣,不能忍就不能成就。大的事業要大的忍耐才能成就,
小事業也要小的忍耐功夫才行;就是上學唸書,上到大學也要四年才能畢業,你若無耐心去忍耐四年,你就畢不了業。
學佛也不例外,所以經上常講凡夫修行需要三大阿僧祇劫,這真的是天文數字,
很長很長的時間,你若無耐心就不能成就。所以我們讀到《彌陀經》、淨土經典,
心裡面非常喜歡啊,喜歡什麼呢?因為西方世界成佛,時間很短。我們從經上仔細去觀察,
生到西方世界成佛,我想最長四劫就成就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