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4-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 記者 林奐妤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病理性疼痛是不利於適應的疼痛,在沒有實際傷害的情況產生。例如,患有三叉神經痛,又稱為面部痙攣麻痛會經歷頷部劇痛,生理上,頷部沒有任何問題,但是疼痛警報卻響徹雲霄、無止無息,未能提供任何適應或保護的目的。
焦慮、沮喪的心理性疼痛 須通過診斷
當某人出現任何一種生理疼痛時,評估病況的第一個步驟,是詢問一連串診斷性問題:哪裡痛?會擴及周圍嗎?你認為是劇痛還是隱隱作痛?打個分數:0分是絲毫不痛,10分是痛到無法忍受?醫師會安排密集的檢測:X光、核磁共振造影、驗血等等。然後,他們會將所有的報告拼湊成一則診斷。找到疼痛的原因後,病人或是被移交給專科醫師或是當場治療。
然而,在病理性疼痛的案例中,檢查結果可能毫無異狀。除了發炎性、感受性和病理性疼痛外,別忘了還有心理性疼痛這個領域。生理和心理疼痛都需要依靠診斷,找出潛在病因。心理學者或精神病理學家在診斷過程中,也會詢問一連串的問題:「我看得出來你覺得焦慮而且沮喪。你可以談談你的焦慮感嗎?你知不知道哪種情況會讓你覺得沮喪?」
疼痛讓人不適 為了喚起改善行動
不論有沒有伴隨疼痛,焦慮可以是適應性的。例如,當你因為眼前的考試而煩惱,那種焦慮感會敦促你用功讀書。只要你更加瞭解測驗範圍的知識,你的焦慮感就會消退。焦慮也可以是不利於適應的,如果你罹患廣場恐懼症這種對開放空間非理性的恐懼疾病,它甚至會阻礙你找到需要離開屋子的工作。這種情況需要合宜的心理治療,以便重拾正常的機能。
疼痛令人不快,它非如此不可。如果不會讓人不舒服,我們就會忽略它的存在。想想車子油表顯示「油量過低」但你繼續開車的情況。(你願意在攝氏三十度的高溫下步行到加油站嗎?)疼痛之所以教人厭惡,正是因為它需要喚起我們的行動。
(本文摘自/為什麼痛?哈佛疼痛專科醫師與你一起面對這場孤獨的戰役/寶瓶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