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1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資訊] 寶寶學走 別怕變形腳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2-27 00:51:1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寶寶學走 別怕變形腳

多數寶寶從1歲多開始走路探索世界,大約1歲8個月左右就可以發現寶寶健步如飛,跑來跑去。但有些父母會帶寶寶看復健科門診,大多是因寶寶常跌倒,或懷疑腳形有問題。

發育階段 雙腳腳形變來變去

其實,在小孩發育階段,雙腳腳形真的會變來變去,如1歲半前會發現以O型腿為主,3-4歲會傾向是X型腿,到了4-6歲,雙腳逐漸變直。這些變化大多是正常的生理變化,也不太會因此導致寶寶跌倒。

家長可以在寶寶玩耍時,從正面、側面及背後用手機拍下寶寶走路或跑步的樣子,因為那是最自然的步態,而家長最容易捕捉到導致跌倒的關鍵畫面。看診時,提供醫師了解是哪一個部位導致寶寶跌倒。

常見導致跌倒的原因包括「前足內八」或「大腿抬不夠高」。其中,「前足內八」主要是腳掌前半段向內側變形,使得走路或跑步時腳尖碰腳尖,以致跌倒。這些變形通常與平日的坐姿也有關係,例如盤腿或跪坐時,兩側腳掌前半段就是呈現內八的姿勢,有些孩子也喜歡在坐椅子時,用腳勾椅子的腳,長期不良的姿勢,容易導致前足部內側的肌肉過緊。因此,減少這些不良姿勢,加上勤做足部外展的運動,跌倒狀況可以改善。

正常跑步做跨步的動作時,髖關節必須要向前彎曲(即大腿向前抬)才能將腳抬離地面,減少腳尖碰到地面,短跑運動員的姿勢就是最標準的。

但有些小女生比較斯文,平日走路時,大腿向前抬的幅度就不大,你會發現她每步的距離(步距)很短,跑步時也看不到大腿向前抬的動作,反而是小腿向後踢,看起來有點像要將地上的沙子要踢給後方的人一樣。因此,在這種「大腿抬不夠高」的狀況下,腳尖就容易踢到地板,導致跌倒。這種不良姿勢,會建議練習抬腳的遊戲,示範正確的跑步方式,多提醒寶寶腳抬高。

當然,雙腳有足踝、膝蓋、髖部3個大關節,還有小腿的脛骨、大腿的股骨等,若這些結構有先天的骨骼變形或脫臼,也可能造成步態異常。

最近,門診來了一位40多歲女士,常常下背部及大腿疼痛,她在小時候就發現有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可惜沒有治療。現在照X光,發現正常的髖關節已不存在了,大腿的股骨也向上移到骨盆腔內。雖然目前她仍然可以獨立行走,但其髖部彎曲的角度也只剩正常人的一半。因此,若發現有異常,仍應及早就醫治療。(作者為嘉義長庚醫院復健科醫師)

(自由時報健康醫療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0 17:5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