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0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最新療法] 吞嚥障礙原因多 置放鼻胃管不如胃造口?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在線上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3-2 05:30:1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長者吞嚥障礙 長期置放鼻胃管傷身心

日前,鼻胃管與安樂死在新聞中曾有部分關聯,但是鼻胃管真的會走向安樂死嗎?吞嚥障礙是復健科常見問題,造成吞嚥障礙原因很多,國內最常被診斷需要置放鼻胃管協助吞嚥的疾病包括中風後引起吞嚥困難,退化性神經疾病如失智症、巴金森氏症、或脊隨側索硬化症等病人。

吞嚥障礙嗆咳 嚴重將造成肺部感染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復健科醫師羅惠郁表示,若吞嚥障礙沒有適當治療,許多併發症將隨之而來,如營養不良、吸入性肺炎等。在台灣最常見的治療是置放鼻胃管,以灌食取代由口進食。然而近幾年來醫療觀念進步,為了避免長時間配戴鼻胃管對病人身心造成影響,鼻胃管置放與移除的時機,越來越受到關切。

如果發現用餐時間過長、進食意願降低、體重短時間內明顯下降、進食過程中咀嚼困難、流口水、無法將食物成功吞下或進食伴隨嗆咳,嚴重者會在嗆咳後肺部感染,須特別注意。短時間內無法恢復正常吞嚥,或面臨日漸吃力的吞嚥障礙,建議到復健科尋求語言治療師、呼吸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營養師的協助。

長期置放鼻胃管 導致身心負面影響

若經專業人員判斷,短時間內吞嚥訓練能有效恢復吞嚥功能,可建議暫時置放鼻胃管並接受吞嚥治療,安全進食後即可評估移除鼻胃管。若退化性疾病造成吞嚥障礙,專業人員判定只能恢復部分由口進食,或需長時間依靠鼻胃管補助養分供給,則可考量給予其他治療,如胃造口。

研究報告指出,長期裝置鼻胃管對病人身心皆有負面影響,如限制社交互動,鼻胃管亦會與食道及胃摩擦造成發炎或潰瘍。研究指出,有長期吞嚥障礙的病人,使用胃造口替代由口進食,能明顯改善營養攝取、提升生活品質。

羅惠郁醫師表示,如果疾病引起的吞嚥障礙需要較長時間(3個月以上)恢復,先以胃造口為主要營養供給來源,同時進行吞嚥訓練,當吞嚥功能回復至可接受範圍時(有部分嗆咳但身體保護機制可以克服),即可移除胃造口,恢復由口進食,既能減少置放鼻胃管造成的心理障礙,也能夠安全維持足夠的營養攝取。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0 17:5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