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4-4
- 最後登錄
- 2024-1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8056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6171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幸運!男子10分鐘無心跳,低溫療法成功救回!
奇蹟!一般來說,急性心肌梗塞病患若出現心肺功能停止的狀況,持續超過4分鐘,腦細胞就會開始壞死,若未及時搶救,恐導致死亡,即使搶救得宜,恢復了心跳,也可能變成植物人。然而,台中一名56歲男子卻相當幸運,在救護和醫療團隊的及時救治和使用低溫療法之下,順利恢復原有的身體機能。
陳姓患者出院時,吳保宗主任與救護車救護員到場恭喜出院。(圖片提供/童綜合醫院)
急性心肌梗塞發作,搶救心跳大作戰
今107年1月中旬,童綜合醫院接獲梧棲工業區工廠通報,一名56歲的陳姓男子陷入昏迷倒地,救護車馬上在3分鐘內趕到現場,救護人員發現該名男子心肺功能停止,由隨車護理人員立即施予CPR(心肺復甦術)急救,並在現場以自動電擊器電擊搶救,隨後送上救護車持續施行CPR動作,並在10分鐘內緊急送到醫院,過程中護理人員持續壓胸動作沒有停歇,在急診室積極搶救後,陳男3分鐘後順利恢復自主心跳。
急診醫師診斷後判斷陳男為急性心肌梗塞,隨後立即通知心導管團隊,於最短時間內送至心導管室進行手術,將阻塞的心臟血管打通。心導管手術後再實施低溫療法來減少腦部損傷,成功保護腦部功能。
童综合醫院心臟內科主任吳保宗指出,陳姓男子為突發性心肌梗塞導致心肺功能停止,經一連串的積極治療後患者恢復狀況良好,無明顯神經學上的損傷或後遺症。而個案心跳停止10分鐘仍能順利救回,且後續恢復良好,幾乎可恢復到受損前的身體機能,屬近年最成功的搶救案例之一。
天氣寒冷時,血管收縮會造成血壓升高,民眾需多加注意氣溫變化,以免引發心肌梗塞。
預防成為植物人 低溫療法奏效
吳保宗醫師表示,人體腦部的缺氧耐受性差,約缺氧4分鐘後腦部細胞就開始壞死,一般心肺功能停止後4到6分鐘內為搶救的黃金時間,且傷患存活率會隨著時間下降,若在期間內都沒有施行CPR,傷患存活率會大幅降低。
以往病患即便恢復心跳,仍可能因缺氧時間過久,不幸成為植物人,這次使用的低溫療法,可將病患體溫控制在32至34℃,能夠延緩腦部氧氣代謝,避免細胞短時間內大量死亡,讓神經受損比率下降,保護人體重要器官,有效避免病患成為植物人的風險。
預防心肌梗塞發作 醫:注意溫差變化
雖然最近氣溫漸暖,但所謂「春天後母面」,民眾仍要時時注意天氣的變化。吳保宗醫師提醒,天氣寒冷時,血管收縮會造成血壓升高,民眾需多加注意氣溫變化,快速溫差轉換就可能導致心肌梗塞,早晚準備保暖衣物,進出溫差大的場所時可披上,預防心肌梗塞的發生,平時也應注意飲食清淡和保持運動習慣。
原文網址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8/569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