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2-16
- 最後登錄
- 2025-1-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9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294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頸部有咻咻聲 當心頸動脈狹窄
66歲的郭先生有抽菸史,以及「三高」、心臟病史,在門診追蹤時發現頸部有咻咻聲的雜音,檢查確診為中度以上的頸動脈狹窄,先以藥物控制,但某一天突然眼前一片黑、因頭部暈眩而倒在路上,經緊急頸動脈導管支架術、取代傳統血管內膜切除術,成功復原,且在醫師提醒下,他也戒菸了。
新光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魏丞駿表示,該名患者的症狀符合所謂的「小中風」,源自頸動脈狹窄,造成血流不足。
泛血管病變重則致死
魏丞駿說,傳統以血管內膜切除術處置,將血管的斑塊包含內膜一起切除掉,但患者往往需要面對全身麻醉等壓力,甚至有術中發生心肌梗塞的風險,改用頸動脈支架術降低相關風險。
魏丞駿指出,分析近十年國人十大死因,心血管疾病長期名列前茅,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是冠狀動脈疾病,但這類患者的其他部位血管也有病變,稱為「泛血管病變」,會引發相關的其他病症,輕則致病成殘,重則致死,不可不慎。
一般來說,相關的泛血管疾病,包含頸動脈與椎動脈疾病與中風有關,上腸繫膜動脈狹窄或撕裂與腹痛有關,鎖骨下動脈阻塞與頭暈或兩手血壓差異大有關,腎動脈狹窄與高血壓、肺水腫、腎功能變差有關,下肢動脈阻塞與間歇性跛行、糖尿病足、腳上傷口久不癒合有關,以及洗腎病人的洗腎瘻管阻塞與洗腎不順有關等。
三高、老菸槍提高警覺
魏丞駿提醒,糖尿病、高血脂症、腎臟疾病、洗腎患者與老菸槍等,均是泛血管病變的高危險群,因此要提高警覺。隨著醫療進步,現在已有許多新選擇,可適時治療。
(自由時報健康醫療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