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2-5-20
- 最後登錄
- 2025-2-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27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1025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帖最後由 zebron 於 2018-3-15 17:50 編輯
麝香百合的花語 文化背景 栽培技術
麝香百合的介紹
麝香百合在歐美主要作切花及復活節的盆花用,幾乎成為復活節不可缺少的花卉,故在歐美諸國廣泛栽培,栽培水平也很高。其株形端直,花色純白,形狀優美,給人以潔白、純雅之感,又寓有百年好合的吉祥之意,因而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切花花卉。
麝香百合,淡雅有致,清香襲人,是重要的切花,可布置花壇、花鏡、園林小品或盆栽觀賞。
麝香百合喜溫暖而不耐寒,要求強烈的光照條件,如光照弱,會減少開花,喜微酸性、腐殖質豐富、排水良好的粘質土壤,在干燥的石灰質土壤中生長不良。麝香百合屬秋植球根,秋植后首先發根,然后萌發新芽但不出土,翌年早春破土出苗,出土后開始進行花芽分化,此時需一個月左右的低。
麝香百合的形態特徵
莖
麝香百合鱗莖球形或近球形,高2.5-5厘米﹔鱗片白色。莖高45-90厘米,綠色,基部為淡紅色。
葉
麝香百合的葉散生,披針形或矩圓狀披針形,長8-15厘米,寬1-1.8厘米,先端漸尖,全緣,兩面無毛。
花
麝香百合花單生或2-3朵﹔花梗長3厘米﹔苞片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約8厘米,寬1-1.4厘米﹔花喇叭形,白色,筒外略帶綠色,長達19厘米﹔外輪花被片上端寬2.5-4厘米﹔內輪花被片較外輪稍寬,蜜腺兩邊無乳頭狀突起。花絲長15厘米,無毛﹔子房圓柱形,長4厘米,柱頭3裂。
果
麝香百合的蒴果矩圓形,長5-7厘米。
麝香百合的花期6-7月,果期8-9月。
麝香百合的花語
麝香百合花語:純潔、高貴、百事和合。
麝香百合的文化背景
麝香百合原產於遠東的琉球與台灣(當地人稱鐵炮百合),1777年被旅日瑞典植物學家卡爾·佩特·屯貝裡(Carl Peter Thunberg)所記錄,1819年其球莖被帶到英格蘭,1853年又被傳教士和水手帶到適合其生長的英屬百慕大。1880年代,托馬斯·薩金特(Thomas Sargent)小姐將一批種球從百慕大帶回美國費城,並大受歡迎,迅速成為復活節的節慶主題花。
19世紀末,百慕大曾為復活節百合輸入美國的主要生產地。然而在1898年,一種病毒完全毀滅了百慕大的百合產業。日本取而代之成為復活節百合的主要生產國,每年曾外銷三千萬種球至美國,直到1941年日本攻擊珍珠港而中斷。
1919年,一戰退伍老兵路易斯·霍頓(Louis Houghton)買了一箱種球到俄勒岡州,從此復活節百合在美國落地生根。二戰爆發后,百合種球的價格奇高,吸引投機客瘋狂炒作,二戰結束時,從溫哥華到加州長灘的整個太平洋西岸,約有1200家廠商在種植百合。時至今日隻剩約十家廠商仍在生產復活節百合,集中在美國俄勒岡州與加利福尼亞州邊界的海岸地區,這裡生產美國市場上約95%的復活節百合。
美國是麝香百合最大的生產國,主要作為復活節的節慶主題花,故又稱為復活節百合。基督教傳說中提到:耶穌被釘死后,白色的百合在客西馬尼園涌現,耶穌在最后時刻所遭受的痛苦煎熬滴在地上的每一滴汗都化做白色的百合。傳統上,基督徒在復活節時會環繞聖壇及十字架擺放復活節百合,以紀念耶穌復活。不過,聖經中提到的百合可能是原產於中東的聖母百合(Lilium candidum)或路邊普通的野花。原產於日本的百合成為現在美國節慶的復活節百合另有一段曲折的歷史。
麝香百合的栽培技術
1、怎樣養好麝香百合?
宜選用腐葉土、沙土、園土混合調制的培養土,並放置蹄片作基肥,土壤ph值5.5至6較宜。從春季萌芽出土開始,到開花初期,每隔15天施一次稀薄餅肥水,使鱗莖充實,花繁葉茂,花期內可施磷鉀肥1次至2次,盆土需每年換一次。麝香百合喜充足的散射光線,忌過強的直射陽光,在生長期應注意轉動盆向,以免株形偏長畸形發展,過於蔭蔽則生長衰弱不能開花。
澆水以保持盆土略濕潤為好,如盆土過濕再加通風不良,易使鱗莖腐爛,可向植株周圍噴水,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濕度不足,又是不能生長良好的原因之一。生長適溫為15℃至18℃,出現小花蕾后,白天保持25℃至28℃,晝夜溫差要求在10℃以內。花后要及時摘去殘花,施以腐熟的磷、鉀肥,加強培養,保持盆土微潮至秋季換盆。
通過促成栽培,使其在冬春開花,方法如下:將較干燥的鱗莖,在7℃至10℃低溫下貯藏30天至40天后,栽種在20厘米口徑的花盆中,每盆栽植4個至6個不等,置放在白天20℃至22℃,晚間保持15℃以上的溫室中培養,約4個月左右可開花。
2、要使麝香百合提前開花怎麼辦?
麝香百合一般在春末夏初時開花,要使麝香百合提前到冬春季開花,必須嚴格做到:
①低溫儲藏。一般地區在夏季(8月中旬后)將開花種球放在5℃左右的低溫中儲藏4∼6周。
②種植。在9∼10月份將低溫儲藏的種球取出,按常規種植的要求種植在溫室中。
③溫度。日間溫度保持在20℃左右,晚間溫度維持在15℃左右。
④光照。出苗后給予足夠的光照。
⑤濕度。種植后土壤要保持適當的濕度,出苗后澆水要適量。
⑥施肥。在生長期各施1次稀薄的腐熟的有機肥或噴施以磷、鉀肥為主的液肥。按這些要求,經過4個月左右就可以開花了。
養護要點
(1)土壤和肥料:排水、保水良好的粘質土壤最好,輕粘土和黃土也可以。以氮、磷、鉀三元素作為基肥,根據品種和土壤來決定施肥量,一般每100平方米施0.4千克∼0.8千克。土壤PH值為6.5左右。
(2)定植:球根芽長到3厘米∼6厘米時定植最好,到7厘米以上時,地表部分的莖細,根露出來易倒伏。定植后要遮陽,並充分澆水﹔4天∼5天后芽長出來,繼續遮蓋,但要保持通風良好。
(3)日照:除11月∼翌年2月外,其余時間要遮去25%∼30%的陽光。但在短日照期,要補充燈光照明。
(4)澆水:若過於干燥,莖的生長勢弱﹔水分過多,再加上通氣不良和日照不足,則莖葉軟弱而細長。澆水宜在晴天上午進行,通道也要洒水,以提高室內的濕度。
田間管理
1.種植種植宜較深,定植后要遮陽,盆植或箱植應盡可能置於涼爽處管理,床植也要用遮光網或葦帘遮蔽直射日光,並充分澆水。高溫時期要敷設稻草防止干旱,同時注意通風,使幼苗生長健壯。
2.灌水、施肥春季植株萌發生長后,可於生長旺盛而天氣干旱時,灌溉幾次,以保持土壤濕潤,並追施2∼3次稀薄肥,花期增施1∼2次磷、鉀肥(過磷酸鈣、草木灰等)。
3.中耕除草及時中耕和除草。對於每株花數較多而莖稈較弱的植株,要設立支柱,以防花枝折斷。
4.花期調節對麝香百合的花期調節主要是利用玻璃溫室加溫栽培,或者在溫暖地區利用塑料大棚栽培。
(1)超促成栽培:在8月開始植球,植球前經過春化處理。方法是用大球在13∼15℃下處理42∼49天,后轉入8℃冷藏處理28∼35天。當新芽生長到5∼6厘米時,即開始定植。這樣10∼11月鮮切花可上市。
(2)促成栽培:11月至翌年2月上旬開花。用中球先在13℃下處理14天,再在3℃下處理28∼35天,這樣可在11∼12月開花。要求1∼2月開花者,先在13℃下處理14天,以8℃處理28∼35天,這時定植后夜間溫度較低,應加溫保持在15℃左右。
(3)半促成栽培:用小球即可。先在2∼5℃下處理35∼42天,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種植,可使麝香百合在翌年2∼4月開花。若要在2月開花,溫度宜保持在15℃左右﹔若要3月開花,溫度保持在13℃為宜。而4月下旬至5月開花,可以不用加溫。為使發芽一致,種球可先在0∼3℃下處理21天。
(4)抑制栽培:將球鱗莖封入100%氮氣中貯於0∼2℃冷庫,或用干燥的木悄填裝后,用塑料紙包扎貯藏在0℃冷庫中,6月種植,8月可開花。
|
-
總評分: 威望 + 4
SOGO幣 + 20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