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
- 最後登錄
- 2023-3-2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0154
- 閱讀權限
- 200
- 文章
- 7091
- 相冊
- 0
- 日誌
- 50
狀態︰
離線
|
本帖最後由 第五次元 於 2019-5-6 09:44 編輯
格物致知源出於大學,至於大學的真正作者是誰眾說紛紜,多數讀書人把光環架在孔夫子的頭上,其實沒有人真正在意真的是不是孔丘所著。不過大學篇的玄理很深奧,從春秋戰國時代以來,歷經幾千年始終是讀書人研究和爭論的思想言論,文人大儒各抒己見也各有擁護者,甚至青出於藍,改良後的見地言論甚至超過原著,當然這些不乏後人的追捧技巧勝於古人的因素,畢竟幾千年的書不是白讀的是吧!
無論朱熹的「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還是王陽明的「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其實並無不同,只是所格(分辨、研究到底)一個講的是物,一個講的是心,一個是外,一個是內。外的範圍或空間太廣,要 "窮" 恐怕有些困難,當然只要時間夠不是不可能。相對來說,內的範圍和空間充其量就是一個人身而已,雖然範圍和空間也不見得小,至少干預比外小多了,不是嗎?
至於「陽明格竹」的公案我個人認為也多屬粉絲的穿鑿附會,「陽明格竹」是陽明先生的"悟向內莫求外"這個道理的過程,然而世人卻沒有看到楊明先生"悟"了以後立刻開始實踐(行)的這個重點。陽明先生何嘗不是在演繹禪宗"佛佛唯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 的教義?而如果把「陽明格竹」用於朱熹之理,是不是可以說"藉由盯著竹子的動靜,查知萬物自有秩序,渾然天成不假人為的「事物之理」,因之推論萬事皆有規律秩序,無須各人擅自加工"?
思維屬於無形,除思維意識外皆為有形,無形不滅無垢淨,外放即雜,駁而不純,必須不斷的滌淨,由誰來滌淨?從大學之道傳世以來,後人都向外做學問,愈學問題愈多,爭論也愈多,很少有人從精神面入手修為。我認為春秋戰國是一個人神共存的時代,無論道德經,還是大學都包含無上的智慧,教導世人如何得道,可惜世人得失心和私慾太重,捨近求遠,反而離大道愈來愈遠。
大學中有兩段話,我認為是聖賢教導世人的道理,"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這段話是在教導由內向外修為方得立於世,方能有所成事。
另一段話"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則是已成就個人圓滿,方有餘力教導(治理)他人,成就愈大教化愈眾。
|
-
總評分: SOGO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