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4-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 記者 林奐妤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失智」這兩個字看起來很刺眼,也不在我的生涯規劃內,儘管做過基因檢測,證明我並無失智可能,加上我過著「五動人生」(活動、運動、嚼動、心動、互動),照醫學界的說法,應該不至於過早衰老因失能、失智而了無生趣。趁頭腦清楚時把話說在前,萬一真有什麼閃失請家人按照我的意願處理,如下兩種方式,讀者可以參考:
第一型 楢山節考式
日本作家深澤七郎的小說《楢山節考》,提到日本古代信濃國(現今長野縣)糧食不足且生活吃緊的狀況下,有些壯年子女會揹著老邁父母往深山走。老人家或因年老力衰,自認佔一口飯是不當的;或因不忍孫兒、孫女挨餓啼哭,自願被丟棄到深山谷底。老人被棄置山谷後萬一沒有立即摔死,在星空俱寂的夜裡,奄奄一息之際還要聆聽群狼對著月亮長嚎,然後等著被一口一口咬嚙。
第二型 送進養老中心
本來已規劃在地養老,萬一失智生活不能自理,該怎麼辦呢?根據照顧媽媽失智的經驗,從初期經醫生檢測確診,到晚期完全需要陪伴照顧,前後約八年∼十年。若是這樣,我的決定如下:
一、 初期如果還能行動自如,但思緒有點混亂言語顛三倒四,那麼從已存好的預備金挪出一筆雇請外傭的費用。千萬不要影響兒子、媳婦、孫兒們的正常生活。這時,有兩則注意事項:
(一) 準備一間空房讓外傭住。
(二) 若丈夫並未失智,生活仍可自理,需放他自由;若丈夫也有失智現象,和我一樣在初期、中期階段,那麼需要多請一位外傭照顧他。根據一位外傭仲介專業人士告知,目前照顧一位老人家,薪資加上吃住每個月約新台幣參萬元。
30,000 元×2人×12個月=720,000 元
哇!我的預備金夠用嗎?我可不想增加家人的經濟和精神負擔。
二、 失智後期,大小便失禁又疑神疑鬼,加上身體機能退化需要24小時的照顧,在「生前事」的交辦事項裡,請家人務必根據我的留言,直接送到安養中心。有空來探望,沒空也無妨,都已經失智了,還能記得什麼?
家人千萬不要有內疚感,自己人生自己負責,最後階段絕不要拖累子孫。請大家仍然秉持「分工合作,同心協力」的態度,在照護上做好公平、合理的時間分配和財務分擔。兄弟間對如何安置老爸、老媽有困惑或不同看法,孩子一定要尊重大哥的想法,由他做最後的決定。
怎麼忍心讓家人在我最後的階段跟著受苦受難呢?失智初期一定有藥物可以延緩,絕不要放棄,醫學、藥物日新月異,自己要努力學習保持健康靈活身心的生活方式。好活比歹活重要,向「失智症」挑戰,趁著還生龍活虎的光景,多存點「生命老本」吧!
(本文摘自/酷老樂活:吳娟瑜寫給大大人的10堂幸福課/出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