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0-18
- 最後登錄
- 2025-2-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23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210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手腳顫抖易跌倒 5旬男深入檢查才知是帕金森氏症
台中市50歲王姓男子日前突然手腳不自主顫抖且容易跌倒,到骨科檢查並接受復健都未獲改善,到烏日林新醫院神經內科就診,深入檢查才知是原發性帕金森氏症,經接受藥物治療,症狀獲改善。醫師強調,11日是世界帕金森氏症日,盼讓民眾更了解此疾病,達到早發現及治療的目的。
烏日林新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宋兆家表示,王男日前突然出現走路小碎步且手腳不自主顫抖等情況,家人研判應是脊椎問題,到骨科治療2、3個月都未改善,經介紹到神經內科並接受腦部斷層掃描等多項檢查,排除腦瘤、鈣化與內分泌、電解質不平衡等問題,再透過量表檢測後確診為原發性帕金森氏症第三期。
宋兆家指出,原發性帕金森氏症目前尚未有確切發生原因,且許多人誤以為帕金森氏症就是失智症,但其其實是神經退化性疾病,多以出現動作障礙為主,一般智力及認知功能初期不會受到影響,直到後期才會合併出現失智症。
宋兆家強調,帕金森氏症好發於50歲以上民眾,60歲以上罹患率達1至2%,其病程依嚴重程度可分為5期,初期多為單側肢體僵硬、手部顫抖、寫字歪曲,之後陸續有雙側肢體顫抖、僵硬或動作遲緩、一跌倒、需人攙扶等情況,嚴重者須臥床或坐輪椅。
宋兆家建議,帕金森氏症患者多在接受藥物治療後可獲緩解,若未治療則可能加速病程發展,因其罹病初期易被誤診為一般老化或是頸椎、脊椎退化,若出現手腳不自主顫抖、走路姿勢不順暢且易跌倒等情況,應儘速就醫檢查。
中時電子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