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9-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上段大意:佛答法藏曰,譬如一人以斗量取大海之水,久經時劫,尚可窮見海底。
人能以至心(至極之心)求道,精進不已,必皆得果(「會」者,義寂云:「皆也」。憬興云:「亦必也。」。
「剋」同「剋」,簡體作「克」,義為殺也,必也,遂也,得也。)。又有何願,不能求得。
彭紹升居士《無量壽經起信論》釋曰:「法藏云:『我發無上正覺之心。』
當知無上正覺,一切願王從此出生。一切淨土從此建立。
才發此心,極樂莊嚴一時具足,故曰:『至心道,精進不止。會當剋果,何願不得。』
所以者何?一切法不離自心故。」彭氏之說,道出世尊此答之本意。
蓋發起至心,必含聖果,因徹果海,華果同時,但當精進,何顯不得。一切因果不離自心,無有一法,居於心外。
下文連下三個自字,首曰:「汝自思惟。」繼曰:「汝自當知。」
三曰:「汝應自攝。」世尊不直截作答,但直指三個「自」字,實是老婆心切,深意存焉。
日峻諦於《會疏》釋「汝自當知」云:「汝自當知者,例如法華三止說。
其義深廣,不可容易說故。」此說甚好,彼經「止止不須說」,正是今經之義。
六祖曰:「密在汝邊」。古禪德曰:「汝自會取好,我不如汝。」亦此經三個「自」字之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