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3-19
- 最後登錄
- 2024-1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3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946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善待:歸信穆斯林的生存智慧
在中國信仰,會面臨很多社會問題。其中最棘手的問題之一,應該是“文化差異”。從大的講,是宗教文化與唯物主義意識形態的差異;從中的來講,是信仰文化與世俗文化的差異;從小的來講,是文化個體之間的差異。
若“以和為貴”,差異並不導致分歧、對立、鬥爭。如此,“和”必然有一堅固的平臺,它可能是制度,也可能是政策,或者是民間文化傳統。假若這三者都沒有,任何微小的問題都有可能演變成大麻煩。
我不算積極分子,我來談點“小差異”。
歸信穆斯林小H,大學在讀,父母都為公務員。自高中起,H就研讀各類宗教書籍並稱可能信仰伊斯蘭教。儘管當初只是說說,仍遭父母嚴厲呵斥,並警告說,“有言在先,若你與恐怖分子一起,我們脫離關係。”大學裡,H決定遵循精神的指向,毅然歸信。從此,他不由自主深陷“差異”之中。心靈、信仰、學校、家庭、社會、國家,儼然是一張無邊無際的網,他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般的行走著。
曾聽某位知名宣教人士自我介紹,他曾讓1萬多人歸信。我讚歎於他的“成就”,也提出我所更關注的,“那10000多歸信穆斯林如今在哪裡?生活狀況怎樣?信仰狀態怎樣?”當然,我沒有得到答案,也不會有答案。其實,有多少H那樣的初信者“在困惑與虔誠之間,舉步維艱”,巨大的差異感侵襲著他們的身心。下一步,是“和”還是“鬥”?或者,他們悄悄的泯然於眾人。
我的朋友馬強曾著有《跨越邊界》一書,這應該是中國文化出版史上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歸信穆斯林研究專著”,他也曾給我的書寫序“讓靈魂在多重文化深處遊弋”裡重點論及“邊緣”。從邊緣到跨越,實則就是對差異的容納與消彌。如何完成?我覺得必須是善待:善待。善待,不僅僅是一種優美的方法,更是穆斯林大眾的主命。穆聖訓喻,“安拉命令務必善待萬物。”“善待父母、善待鄰居、善待穆斯林大眾、善待家畜與動物......”......
托靠安拉,善待人者必獲善果。
當我們把“善”的行為方式安放在伊斯蘭信仰上,就形成了“教門”。唯此教門才能自強自立,屹立于華夏大地。
伊斯蘭之光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