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12-26
- 最後登錄
- 2025-9-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35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138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六即佛(五)
「無生曲」、「不死歌」是指佛性不生不滅的道理,
即心是佛,不假外求,
所以說「當體即是」。
第二個頌:「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
這是頌名字即佛,第一個頌是理即佛,在道理上是佛,沒有覺悟。所以要沉淪六道,真如法身仍在流轉,沒有覺悟。
現在是覺悟了,覺悟了以後就迴光返照,背塵合覺,而前面是背覺合塵,第二個層次就是覺悟了人人都有佛性,就要背塵合覺。
「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這是頌名字即佛的道理,指聞名知字、悟解佛性而言。學佛人從善知識所,或經論中,悟解不生不滅的本有佛性,已知佛性的名字,知道自己的佛性與十方諸佛的佛性完全一樣,所以稱「名字即佛」。
「無生曲」、「不死歌」是指佛性不生不滅的道理,即心是佛,不假外求,所以說「當體即是」。從前不知,現今方知,自恨從前昏昧,不解佛性的道理,造諸惡業,枉受輪迴,所以說「翻恨自蹉跎」。這個就是聽了佛法,才知道這一生修行還是太晚了,有這一種感受,所以稱為名字即佛。
第二個境界已經知道了,人人都有佛性,可是過去沒有覺悟,過去沒有修行,反而自己覺得很慚愧,好像現在來修行、學佛已經很晚了,有這一種感覺,既有這種感覺,現在就要加緊用功,就要聽經聞法,觀心返照,所以第三個就要以始覺之智照本覺之理。開始覺悟了就稱之為始覺。(中台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