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12-26
- 最後登錄
- 2025-1-1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35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138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關於心理與靈命的五大迷思
迷思一:耶穌吩咐我們「不要憂慮」,如果你憂慮,就是犯罪
真相:耶穌是鼓勵我們不要為錢憂慮
在馬太福音六章,耶穌並非指憂慮是罪,當祂說:「所以…不要憂慮」,耶穌是解釋前一句經文:「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祂是鼓勵我們不要為錢憂慮,因為上帝必會供應我們,就像天上的飛鳥和草地上的花朵。
所以放寬心,上帝明白你為何憂慮,祂愛你,祂是安慰的主,哥林多後書一章4節說:「我們在一切患難中,祂就安慰我們」。
迷思二:信靠神就會擁有平安和喜樂,如果你不夠平安和喜樂,表示你不夠信靠神
真相:向上帝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情感,是和祂的親密舉動,而不是隱藏感受、勉強自己或假裝
耶穌在馬太福音十一章28節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請注意,耶穌並不是說「凡強壯、精神奕奕、冷靜、無憂無慮的人」,反而相反,我們可以在疲倦、困惑、麻木、焦慮、生氣或感受到壓力時親近祂,就單單的照我們本相來到祂面前。
迷思三:只要你多讀聖經、多禱告、多讚美、多感謝、多歡喜,你就會獲得超乎所想的平安
真相:信仰不是情感失憶,信仰給我們勇氣面對生命的破碎,並從磨難與失去中癒合
耶穌在「順服、禱告、讚美和感恩」上是最完美的榜樣,但祂仍有情緒創傷,身體與心理都遭受極大痛苦,感受到被遺棄或背叛,馬可福音十四章34及35節:「我(耶穌)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祂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
使徒保羅在腓立比書四章6節鼓勵我們:「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他鼓勵我們將重擔卸給神,如此經歷平安,而非想用自己的理解和能力來解決問題,以獲得平安。
迷思四:聖經說忘記背後,努力面前
真相:上帝紀念所有令我們破碎的時刻,我們依靠耶穌重回過去修補傷口,親密經歷祂的愛,和祂一起修復心的每個角落
詩篇56篇8節:「我幾次流離,祢都記數;求祢把我眼淚裝在祢的皮袋裡。這不都記在祢冊子上嗎?」
當使徒保羅說「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他不是說要抹煞自己的過去,研讀腓立比書三章,便會發現他是指拋下過去法利賽人的生活,努力專注在更深認識耶穌,「使我認識基督,曉得祂復活的大能,並且曉得和祂一同受苦,效法祂的死」。
迷思五:你不需要諮商師,你只需要耶穌和上帝的話
真相:你若查看有關醫治的經文,總會記載有人跨出信心的一步,採取行動,去到某個地方、見某個人或詢問某些事情
若曾遭傷害,你值得好好照顧自己。上帝的話語會給你醫治的能力,能釐清情緒的傷口,正如上帝使用專業的醫師幫助我們修復身體創傷,上帝也可以使用心理諮商師幫助我們,恢復神經系統、追溯傷害的回憶,因此你能得釋放,好好入睡、安息,敞開心觀看過往故事。
來源:基督教今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