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3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如何才能放得下?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謝絕勳章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8-15 01:01:1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如何才能放得下?

老和尚開示:

  修行學佛最重要的就是學會「放下」,放下之後,還要能「提起」,提得起、放得下,才是真正的菩薩行,才能得大自在。一般世間人都放不下,放不下的原因是看不破。因為不清楚每一件事情的真實相貌,被假相所蒙蔽,所以看不破;因為看不破,所以放不下。我們做任何事一定要學習放下,即說即了,即做即了,作人也是一樣,人在那裡,心就在那裡。說話說完了就放下,做事做完了也放下,這樣子身心就容易安定下來。

  以前,在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有一位五通梵志,所謂五通,就是修行得定而有五種神通,「梵」就是清淨的意思,修行清淨的人稱為梵志。這位梵志很會說法,說法的時候總有很多人來聽,天上的人也來聽,還有天女散花,甚至還感動閻羅王來聽法。閻羅王聽了法非常感動,但知道梵志的壽命已沒有多長的時間,死了以後,不是升天也不是成道,而是要到地獄受審。閻王不解,這麼能說會道的修行人,怎麼會是這個果報?閻王深感憂愁,梵志看到了,就問閻王為什麼煩惱?閻王說:「你說法說得這麼好,感動天女散花,可惜你快死了,死了以後要到閻王殿來受審,因此我感到非常悲傷,對你放不下。」梵志一聽,趕緊問閻王,有沒有方法能得到解脫?閻王回答:「我自己也是在生死輪迴當中,所以沒有方法讓你得到解脫,你可以去請教釋迦牟尼佛。」

  於是,梵志立刻拿了兩束花,去供養釋迦牟尼佛,一般的居士、信眾,去供佛總是有所求,佛也一定會滿眾生的願。梵志見了佛陀卻說:「世尊,我不求名、不求利,我是來求道的。」佛問他:「道有大乘道、解脫道,大乘道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廣積福慧資糧,要修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圓成佛智;解脫道是在我們這一生,就了生死、證涅槃。你是求什麼道?」梵志回答:「世尊,佛道實在長遠難求,我是求解脫道。」佛就講:「好!那麼你現在──『趕快放下』。」梵志聽了,弄不清要放下什麼,佛說:「你手上的花要放下。」梵志仍然不懂,花是拿來供佛的為什麼要放下?不過還是依教奉行,把花放下,兩手合掌。梵志很虔誠、很恭敬地準備聽釋迦牟尼佛開示微妙法門。但佛陀又告訴他:「放下!」梵志一聽,更迷惘了:「世尊,我已把花放下了,還要放下什麼呢?」世尊說:「你這兩隻手也放下。」梵志就恭恭敬敬把手放下,但是心中充滿了疑惑,不停想著:「花放下、手也放下,這是什麼道理?我在洗耳恭聽,為什麼沒有說法?為什麼還要放下?這是什麼意思?…」這時,釋迦牟尼佛又說:「還要放下!」梵志就問:「世尊,我身上什麼東西都沒有了,還要放下什麼呢?」佛說:「你能想的這個心也要放下。」

  由於我們這個心放不下,不斷地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患得患失,心猿意馬,所以始終是凡夫眾生。梵志將能想這個心一放下,一念不生,馬上就悟道了。

  這個公案是什麼意義呢?佛告訴我們放下花,就是叫我們放下外面的境界──色、聲、香、味、觸,五塵境界。接著,這個手也要放下,就是放下五根──眼、耳、鼻、舌、身。最後,這個心也要放下,不要顛倒夢想。也就是放下所謂的六根、六塵、六識,這樣子十二入、十八界便通通放下,就能見到自己的空性、覺性,進而能夠得解脫、超生死、入涅槃,這是屬於小乘的境界。所以,我們要學習放下,尤其是修行人,如果看不破、放不下,就無法得到禪定,也無法解脫。 (中台世界)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喜歡喝點小酒,藉著酒後微醺,釋放心中的壘塊。有時太過了,就睡著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3 22:5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