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2-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看得破
人生最大的淡定,不是看破紅塵,而是看透人生以後依然能夠熱愛生活。看破需要智慧,看破就是以大智慧燭照人生的幻想與陰暗,看到事件或者世界表像背後的本質。
一個看得破的人,一定有非凡智慧。明代才子唐伯虎,正式因為看破了甯王表邊上禮賢下士,而實質上是要積蓄力量謀反的本質,才會裝瘋賣傻,結果成功避開甯王之禍。到了晚年,他更是看破人情冷暖,才寫出了《桃花庵哥》這樣的名詩,“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流芳千古。
一個能看破的人,必定是一個通達之人。他做事總是能抓住事情的關鍵,判斷意見事情的走向總是很準確;他知道什麼時候該出手,什麼時候該忍讓。當然還有一種意義上的看破與修行相關,看破就意味著看到世界的本質,從道家或佛家的角度我們可以說這就是悟道了。
忍得過
“眼裡識得破,肚裡忍不過。”能夠看得破,還需忍得過。譬如抽煙,很多人都知道抽煙有害健康,但還是繼續用這種方式傷害自己和周圍的人。這就是看得破,忍不過的典型。其實很多道理都是明擺著的,關鍵看我們能不能忍住誘惑,做人生的贏家。
正如古語所說,忍得一時之氣,消得百日之災。《醒世恒言》有“薛錄事魚服證仙”的故事,破耐人尋味。
唐朝時,進士出身的薛錄事因病發高燒,燒到第7天,漸入睡夢,夢中高熱難耐,於是躍入水中,化為一條金鯉魚。看見漁翁垂釣,薛錄事明知道是釣鉤,但魚餌實在誘人,猶豫再三,聞得餌香,便思量要吃。只是到了口邊,他想:我明知他餌上有個鉤子,若是吞了這餌可不是被他釣了去?難道就不能到別處求食、偏要吃他釣鉤上的餌嗎?於是,他到魚鉤周圍遊了一遭,怎奈那餌香得酷烈,恰似鑽入鼻孔裡一般,肚中又饑,怎再忍得住!最終,薛錄事難忍魚餌的誘惑,張嘴咬鉤,結果被漁翁釣了上來。
“眼裡識得破,肚裡忍不過”。“識得破”是指有足夠的判斷能力,“忍得過”是指有足夠的自製能力。縱觀歷史,許多人失敗就在於明明知道事情應該怎麼樣不應該怎麼樣,卻偏偏忍不住。“忍得過”是做人的基本功,每個人都需要苦練,只有過得了此關,才能無欲則剛,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實實做事。
拿得起
我們常聽人說,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拿得起是什麼意思?簡短的說就是做人要有擔當,不推諉,不逃避,直面慘澹的人生。
做人要拿起責任和擔當。自從我們降生的那一天,我們就註定要承擔生活的責任。首先是對父母的責任,要愛父母,等他們老了要照料他們。然後是對妻子和孩子的責任。顯然,一個人要立在世上,最根本的就是承擔屬於自己的責任。逃避責任的人,必然為大家所不齒。
要拿起自強和厚德。“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八個字是《周易》對我們的教誨。一個人能自強不息,就不至於窮困,就能讓自己在物質和精神層面變的富足。一個人如果能夠厚德載物,那就一定能夠成就聖賢人格,成為天地間最美的風景。
要拿起信心和勇氣。生活如一團亂麻,悲歡離合五味雜陳。做人要拿起勇氣,面對生活。不論我們的人生道路是平坦還是崎嶇,我們都要拿起信心和勇氣面對未來。
放得下
人生不僅要拿得起,更要放得下。如果一個人只懂得拿得起,而不知放下。那麼生活對他來說就是一種負擔和負累。他也必然不會懂得享受生活。
放下偏執和怨恨。人生在世,對人對事難免會有偏執和怨恨。其實,這種偏執和怨恨對別人的傷害,還不如它對我們自身的傷害更大。偏執和怨恨就如同我們腳底的刺,讓我們的路更加難走。人應該放下這些,想一想那些引起偏執和怨恨的原因,難道都是別人的錯嗎?試著去原諒別人,寬容別人,生活自然會越來越幸福。
放下欲望和貪婪。必要的欲望(譬如吃飯、喝水等),是我們生存的根本,也是我們成就事業的內在動力。然而人心不足蛇吞象,如果欲望太多,難免讓自己成為欲望和貪婪的奴隸。《道德經》上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欲望太多,更傷害自己的身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