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6-2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36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003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評價別人時想想「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秋水》篇里的一段故事,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我們通常都有「以己度人」的脾氣,因為有這個脾氣,對於自己以外的人和物才能了解。嚴格地說,各個人都只能直接地了解他自己,都只能知道自己處某種境地,有某種知覺,生某種情感。至於知道旁人旁物處某種境地、有某種知覺、生某種情感時,則是憑自己的經驗推測出來的。
莊子看到魚「出遊從容」便覺得它樂,因為他自己對於「出遊從容」的滋味是有經驗的。人與人,人與物,都有共同之點,所以他們都有互相感通之點。假如莊子不是魚就無從知魚之樂,每個人就要各成孤立世界,和其它人物都隔着一層密不通風的牆壁,人與人以及人與物之中便無心靈交通的可能了。
這種「推己及物」、「設身處地」的心理活動,常把自己所得的感覺外射到物的本身上去,把它誤認為物所固有的屬性,於是本來在我的就變成在物的了。彷佛覺得外物也有同樣的情感。這是一個極普遍的經驗。自己在歡喜時,大地山河都在揚眉帶笑;自己在悲傷時,風雲花鳥都在嘆氣凝愁。
不輕易評價別人是一種修養。“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你並不瞭解別人生活的全部,不瞭解一個人的所有,怎能僅憑幾個碎片的場景,僅憑隻言片語就對別人定性。
人活世上,要學會相互尊重。不輕易評價別人就是一種尊重,我知道你的看法,我雖與你不同,但我尊重你,我不會強迫你接受我的觀點。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