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2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禪宗三關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11-13 01:15:4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禪宗三關

  「三關」是禪宗的專有名詞,也是修行證悟的一種過程。禪修的目的就是要開悟,悟了以後,才是真正算是修行。悟什麼呢?就是悟心,心即是道,悟了這一念心,就見到了自己的 本心本性,這個時候,心就定下來了。

  開悟也有深淺。依破執轉煩惱的層次可以分為三個次第:初關、重關、生死牢關。初關就是破本參,用參話頭的方法,參念佛是誰,時時刻刻提念、照念、參,忽然一下子把第七識參破或將疑團打破,這樣就開悟了。為什麼要疑?因為當我們在疑的時候,身心世界統統放下,疑情成團,這個團就是一個定境。所謂大疑大悟,小疑小悟。因為大疑,這個疑團才深;小疑則疑團不深。因為不深,就不能夠把我們的煩惱伏下去。如此又深又切,才能把我們身心世界完全否定,禪宗所說這個就是大死一番─將自己及整個世界通通否定掉,身心俱捐,外面所有一切事事物物通通一腳踢開,只有當前這一念心,這個就是大死一番。如果不經過這一番用功,妄想是很難轉過來的。

  人的妄想很多,一有念就是眾生,無念就是佛。只要我們能夠做到無妄念、無雜念,你現在就是菩薩!所謂「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指的就是這一念心。我們修行就是澄清當前這一念心,澄清了以後就是一個絕對的境界。這絕對的境界裡面什麼都有,大機大用,一切智慧神通妙用,過去現在未來,通通在這一念心中。所以要想達到這個境界,就必須要下一番功夫。禪宗就是用這種方法來降伏我們這一身的妄想。

  以前來果禪師在高旻寺參禪,參到疑情成團,就只有這一念心,連左右鄰單都不知道,姓啥名誰都不曉得,就是單單的的這麼一個話頭存在。這是第一個關,你將疑團打破,就開悟了。打破疑團有幾種方式:一種是參話頭參破,靠自己來參破;一種是靠善知識的啟迪或棒喝。悟什麼呢?就是悟到自己的本心本性。用參話頭的方法破本參,見到自己的本心本性,是名開悟。

  有的人也不需要參話頭,由看經、聽佛法也能開悟,這種開悟完全是由理上來悟。以往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時台下的人一聽到佛法,有很多開悟成道的。不是用參話頭的方法,而是從聞思修三慧下手。第一個是聞慧,什麼叫做聞?比如說師父講空的道理,我空?法空?你就當下根據這個空的道理來思惟,能想的這念心和所想這個空的道理,能所一剎那間相應了,能所一如,當下契入無為的境界,即悟道證果。總之,參破了第七識,就是破了我執屬於見道位,就稱之為破初關。

  再者是破重關,什麼叫做破重關呢?開悟了還要修,開悟了並沒有了生死,悟後起修才是真修,然後再用參話頭的方法破除法執,把我們八識田中的種子破除,這個時候就入聖位了,這樣子就能了生死,所謂煩惱分分破,真如分分現,我們這一念心就呈現空明的境界,甚至就有感應、就有神通,此即是破了重關。

  如果我們再繼續用功,就是破生死牢關。生死牢關是什麼呢?就是破無始無明。破除了無始無明,才算究竟契入了清淨法身,所謂「毘盧遮那頂上行」,如此是謂之禪宗三關之大意。(中台世界)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簽名被屏蔽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2 14:4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