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9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悲智雙運,清淨圓滿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11-19 00:59:1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悲智雙運,清淨圓滿

真正的「禪」是有慈悲又有智慧,
能提昇正智,又能達到淨智──
佛的境界,是清淨且圓滿的!

  當人出生以後,不祇要面對生存的問題,還要去面對社會與人群,誰都難以避免,畢竟人是群體的動物。人生的範疇是廣泛,而且又是錯綜複雜,要如何使你在這一生當中過得和諧、安詳、舒適、光明、幸福,進而更能提昇到解脫、自在的境界?首先必須要有「正知正見」,也就是「正確的人生觀」,才能安穩的踏上人生大道,行為有了準繩可依,才不致於迷失,社會也因此而得以安定、祥和。

  我國五千多年固有文化精髓-倫理與道德,所闡釋與發揚的就是這種「正確的人生觀」,它使社會、家庭、個人有秩序、綱常與原則。倫理與道德就像一盞明燈,使你的人生有了光明與依循。

  在佛法裡,這種「正確的人生觀」叫做「正知正見」,又叫「正智」,將它落實到人生中,對佛法來講並不是最究竟的,佛法所弘揚的是如何將它提昇到「完美人生」的境界,達到至真、至善、至美,這種提昇必須具有佛的智慧-清淨、光明與慈悲,我們稱它為「淨智」。「淨智」是每一個人的自性裡本來都具足的,佛是徹底的契悟它、開發它進而發揮它;而我們則尚不能確實、清楚地掌握它,佛與眾生的差別就是在這裡而已。

  智慧,粗略的可以分成四種:一愚智二邪智三正智四淨智。「知見」上的偏差而產生執著、是非不明、本末顛倒,就是愚智,就是邪智。這種人生是黑暗、煩惱、苦悶與抑鬱的,人格也不完整。缺陷的人格不但影響個人,嚴重的還會危害到家庭、社會甚至整個人類。「禪」能夠破除愚智、邪智,提昇正智達到淨智,只要你能真正明白「禪」的道理的話!

  佛經上說:「有智慧就有光明,沒有智慧的人生是黑暗的。」可見正智、淨智在人生中所佔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然而,佛法不只講「智慧」,而且還講「慈悲」,智慧與慈悲是佛的本質與內涵,也是學佛、修行者追求的目標。

  用現代人的說法「慈悲」就是「感情」,「智慧」就是「理智」,有「慈悲」沒有「智慧」容易為情感所左右,一生的前途、事業就無法出人頭地。只有「智慧」沒有「慈悲」,整個人就會冷冷冰冰的,人生也是不圓滿的。

  真正的「禪」是又有「慈悲」又有「智慧」,又能提昇正智,又能達到淨智-佛的境界,是清淨且圓滿的。 現代的社會裡談「禪」、修「禪」的人很多,至於是不是我們所說的屬「正智」與「淨智」的禪?那就不太保險了。有些人一聽到「禪」會走火入魔,不敢接近,有些人想試,可惜走錯了路,找到一個「邪知邪見」的人學禪,一生就真的成「殘」了。不但心「殘」廢了,身體也「殘」廢了。原因是心中了毒產生了歧見,打坐時就出了問題,整個人也會變成神經兮兮的,佛法所說的「禪」絕不是這種「殘」。(中台世界)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簽名被屏蔽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2 21:3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