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1-14
- 最後登錄
- 2025-9-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9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895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無罪以當貴,安步以當車
「貴」就是心中沒有業障、罪過、邪見,這才是真正的「貴」。
佛法上的「貴」是淨心,
淨心就是不貪著財、色、名、食、睡,
一有煩惱馬上忍下來,凡事都能退一步想。
這才是真正的貴,永遠的貴!
我國歷史上的戰國時代,有一段佳話一直被傳頌著。話說齊宣王亟想招攬一位賢士來做他的宰相,幫他治理國事,就託人四處打聽有學問與道德的賢士,當時有一位名叫「顏斶」的隱士,學問與道德俱佳,為人所推祟。齊宣王非常高興就去拜訪他,想勸他出來當官。
齊宣王對顏斶說「如果你肯出來當我的宰相,不但可享受榮華富貴,而且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又有車坐、酒肉吃,一切都能稱心如意;不像現在住在黑洞洞的房子裏,穿的是又破又爛的衣服,你的三餐一定吃不飽吧!」
顏斶想了一下說:「啟稟大王,我現在已經很富貴了,而且不但有酒肉吃,還有車子坐呢!」 齊宣王很詫異的問顏斶:「怎麼說呢?」 顏斶笑著說:「啟稟大王,我的人生觀是:無罪以當貴,安步以當車,晚食以當肉。」
什麼是「無罪以當貴」呢?「貴」就是心中沒有業障、罪過、邪見,這才是真正的「貴」。一般人都認為名氣大就是「貴」。其實功名是不能永遠保持的,因為生命是無常的。而且人常因富貴而引發了貪、瞋、癡、慢、疑的心,當心裡有了這幾種「垃圾」時,別人雖然因為你的名氣大表面對你恭敬,背後也許正在罵你或吐口水呢?你說這樣是「貴」嗎?
佛法上的「貴」是淨心,淨心就是不貪著財、色、名、食、睡,一有煩惱馬上忍下來,凡事都能退一步想。當心清淨了,走到那裡人家都會尊重你、喜歡你,而且因為心裡面沒有那些「罪」的垃圾,心地光明,走起路也抬頭挺胸的,連天神、菩薩都會讚嘆你、保佑你。這才是真正的貴,永遠的貴!
功名的貴,雖然也是一種「貴」,但就像「昨日的黃花」,花會開會謝,而且世事無常,古今中外「今日座上客,明日階下囚」的例子也不少呀!所以貴是從心裡去求與修的。
隨時保持慈悲、平等、恭敬、謙卑的心,念念都是幫助別人的善念,這一念心隨時都是安詳、快樂、光明的,善念是「天堂」,心中光明清淨就是「淨土」。顏斶就是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的人生處處都是在富貴當中。
俗話說「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佛經裏提到的「飯食經行」都指出走路的好處與重要。「安步」的意思就是輕緩、安詳、從容、自在的走著路,尤其是現代人,因為交通工具的發達「走路」的機會愈來愈少,運動量跟著也減少了,古時候的人,幾乎都是以「走路」當交通工具,雖然在時間上耗費得多,但相對的,因運動量夠,所以在身體狀況上反而比現代人健康,當然我們也不必因此就否定「車子」,車子確實也給人類帶來某些方便。
說到「車子」,現代每個人都希望擁有一部,而且最好是名牌的,像賓士這類的車子,這種觀念本來是無可厚非的,可是它的後遺症也不少,物質的慾望是無窮盡的,當有了車子以後,還想要擁有一棟房子,像這樣無止境的追求下去,心中的「慾望」就愈來愈多,慾望一多,煩惱就來了。追求「物質生活」的享受,不是不好,佛法裡講的「福德因緣」說明了一種道理,那就是:凡事必須有因緣的促成,才有「果報」,假若以前不種「善因」,盲目的去追求,不但追求的東西沒法得到,而且即使勉強追求到了,不但要付出很大的代價,跟隨而來的煩惱也不少,有很多人為了買房子、買車子去「上會」或「分期付款」,造成生活上的更大負擔,就是一個例子。
現在的交通確實發達,空間也跟著縮短了,讓人有「天涯若比鄰」的感覺,可是,另一方面呢?因為車子太多了也帶來很多的不方便及煩惱,像有時候目的地就在對街,但是因為單行道、塞車或停車困難等原因,幾分鐘的路程,可能要花上一個多鐘頭才抵達,那時,你會有「比鄰若天涯」之浩嘆了。
所以,從這些角度來看,有車子,不一定就是好事。人生如果能「知足常樂」,有必要及有能力買輛車子也無妨,若沒有必要,「安步」以當「車」,享受11路的四平八穩實在也不錯呀!明白了這個道理,心便能安定下來,這就是禪定。
如果能將「禪」落實在生活中,這一生就會過得愉快、幸福,如果想再進一步追求永遠的生命,就必須要有「佛心」,佛心就是清淨的智慧,亦即清淨的覺性,契悟了這個覺性,就是真正契悟到了自己的本心。用這念「本心」發展事業,事業一定很有成就;用來修習佛法,定能證悟菩提。(中台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