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9-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前面佛說明邊地疑城的業因,及其生活狀況,五百歲後一定可以入品。
彌勒菩薩隨即問佛,許多學佛人為何不求生淨土?佛說他們智慧不夠,有大智慧才能選擇這個法門。
本經開端五位常隨弟子表法,憍陳如是第一得度大弟子,代表這個法門是第一得度第一成佛的法門。
舍利弗目犍連雖排在第二,但舍利弗代表第一智慧,目犍連代表第一神通。
彌勒菩薩非常感歎的說,此等眾生,虛妄分別,不求佛剎,何免輪迴。
虛妄分別是所知障,破煩惱障容易,破所知障難。所知障即是今天所講的求知欲。
佛說我們所求的知識全是虛妄的,非真智慧,真智慧不要求,自性中本來具足的,一切通達。
佛講經時隨問隨答,不思惟、不考慮。
佛特別警告說,佛所講的不要當作一種知識,否則不但不能破所知障,反而增長所知障,此是學佛最可怕的一樁事。
所以聽經讀誦應依馬鳴菩薩在起信論上的說法:離言說相,聽佛講經,不執著其言語;離名字相,佛經中的名詞術語,知其意即可,不要執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