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1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學佛群疑-聖嚴法師-33 佛為什麼要度眾生? [複製連結]

Rank: 4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12-10 05:30:0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佛為什麼要度眾生?
《金剛經》說:「彼非眾生,非不眾生。」又說:「眾生者,如來說非眾
生,是名眾生。」又說:「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
有我、人、眾生、壽者。」所謂度眾生是佛在發成佛大願的時候,所立的誓
願,也是在沒有成佛之前,尚有自我中心的時候,所抱持的心願,所以在未
成佛前的凡夫或菩薩,是有眾生可度的。可是,在成佛之後,既沒有了眾生,
也沒有佛,否則便是對立。既然有能度與被度的關係,便不圓滿,並沒有親
證法身的全體;因為一旦親證法身的全體,那就無內、無外、無彼、無此。
例如任何一滴水從海而來又回到海中去,從大海看,所有的水是屬於全體的,
只當每一滴水自己看,才看到不同的河流、雨露、霜雪、冰霧。所以《金剛
經》又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
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未成佛時
的發心菩薩,都要度眾生,故有眾生可度。因從菩薩的立場來說,一定有眾
生可度,到了初地以上的菩薩,雖已經知道沒有眾生可度,但他還要度眾生;
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薩,則是自然運作度眾生,自己卻已經不再度眾生。成佛
之後,便不度眾生,無眾生可度,只是眾生自度,以其善根、福德、因緣的
多少,而能感得佛與菩薩的化現而做救濟;那是眾生心中的佛與菩薩,不是
佛與菩薩的本身。所謂善根是眾生本有的,但是不加以培養,不會增長、顯
現,越是努力精進求法,越能感應諸佛菩薩的慈悲攝化,所謂自助而人助,
唯有眾生有求,才能感得諸佛菩薩的應化。佛教常以如人撞鐘為喻,輕輕地
撞就小聲地響,重重地撞就大聲地響;鐘有響的功能,如果無人去撞,它不
會自響;所以,眾生如果不自己努力,增長善根,雖然佛的法身遍在,也不
會幫到你的忙。所謂增長善根,就是要發菩提心,也就是說眾生自求成佛,
即得佛的教化、感應;當自己成佛之後,就接受一切眾生的感應,而非佛去
感應眾生。所以,一切諸佛成佛之後,他是全知、遍知的,因此名為正遍知
覺,有求必應──眾生有求,諸佛必應。佛度眾生不是以知識度眾生,所以
佛的全知,並不是說佛需要知道眾生所具備的一切知識,也不需要通過眾生
經驗中的邏輯理念等的思想,因為他是整體的,眾生是局部的、個別的,他
能給眾生一切,但是不需要學習眾生的東西,而是眾生需要的,他就直接給
予。因此,種種根器的眾生,就能得到種種佛法的利益。人間所謂的分析以
及歸納,這都是從個體、局部為著眼;佛的心量,既然是全體,所以不能用
凡夫的知見去解釋、衡量佛的正遍知覺。人間所見的佛,比如說釋迦牟尼,
從理論上講是化身佛,在人間像人,在天上像天,至地獄中像地獄,在任一
類的眾生當中,就像那一類的眾生。他是有形象的、局部的,需要經過學習,
才具備人類所有知識,用這些做為度眾生的工具,而使得眾生受益。他同時
可以在無量無數的地方,顯現無量無數身,度無量無數眾生,而他本體法身
是不動的。因此,我們不可以說,由於化身的佛有生有滅,就說法身的佛有
來有去;也不可以說,化身的佛需要具備人類的知識,而法身佛就因此而有
限;其實化身的佛,也就具備正遍知覺,因為他不離法身,可是不能夠說,
正遍知覺的法身佛,是以凡夫知見,所見化身佛的知能,而稱為正遍知覺。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8 06:12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