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9-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七三、《會疏》曰:「觀之字,即三觀也。蓋夫三諦三觀者,萬行之要樞,菩薩之肝膽也。」
又「法之一字,即指一切有情非情,生死涅槃諸法。」
七四、《會疏》曰:「非空非假、而空而假之譬。則是中諦也。」
七五、《唯識述記》曰:「不生不滅,絕名相於常寂之津。」
七六、《淨影疏》曰:「三昧常寂,止行深也。(「止行」者,修止之行也。止心一處曰止,乃禪定之異名也。)」
七七、《遺教經》曰:「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爾。為智慧水故,善修禪定,令不漏失。」
七八、《圓覺》云:「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
七九、《大乘義章十》云:「言律儀者,制惡之法,說名為律。行依律戒。故號律儀。」
八十、《行持鈔資持記》云:「通禁制止為律,造作有相名儀。」
八一、《涅槃經卅一》云:「戒亦一切善法梯橙。」
八二、《瓔珞本業經下》云:「一切眾生,初入三寶海,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
八三、《五燈會元》云:「法要有三,曰戒定慧。」
八四、《普超三昧經一》曰:「被戒德鎧,化度眾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