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宗門從無住、無相、無念下手;教下從無知、無得下手。
宗派很多,但都修的是清淨心。「有相、有得」,心不清淨;「有念」,心也不清淨;「有知」,心也不清淨。
必須把這些都去掉,就是六祖講的「本來無一物」,心就清淨了。
清淨心就是真性,清淨心就是佛性,就是自性。自性起用才能成就,才能開悟,才能證果。你說這多重要!
般若經裡講,「無相故能無不相,無知故能無所不知,無念故能無所不念」。
真如本性,本來具足一切萬法,一樣都不缺。所以六祖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訣竅就是在無相。這才曉得要離一切虛妄相想。為什麼諸佛這樣重視,一切大乘經特別強調,不從這裡不能入門。
所以,相好莊嚴就是法性。相好莊嚴不只是指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包括世出世間一切法,山河大地都包括在其中,這些就是法身。
十法界依正莊嚴,是我們自己的法身。十法界依正莊嚴,是「無不相」。
在無不相裡見到「無相」。無不相是幻境,無相是心性的本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