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46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法鞭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4-2 12:09:3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法鞭

法索,亦稱「法繩」、「淨鞭」,為道教道士與法派法師在進行驅邪性法術等儀式時,所使用的法器之一。其整體外型為模擬蛇的形狀,在現今臺灣道士及法師當中有將其神格化崇拜,尊稱為「金鞭聖者」、「獨角螣蛇大將軍」等稱謂。


法索的起源,可追溯至南宋時期(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的道士白玉蟾(公元1194年~公元1229年,另一說法為公元1134年~公元1229年)已提到當時的民間法師有「鞭麻蛇」的儀式動作(《海瓊白真人語錄》),從此可知法索做為宗教儀式的法器傳統由來已久。台灣有關法索的起源故事,則是與「法主公」、「陳靖姑」等神明信仰相關。在中國福建省的永春、安溪地區曾傳說過去曾有張、蕭、章(一說為張、蕭、洪)等三位異姓兄弟,為當地收伏千年蛇妖,百姓為感念恩德,便立廟奉祀三人,並尊稱為「法主公」,其塑像上為手持寶劍或手結法訣,並肩頸披蛇;另外,在福州地區的婦女及孩童守護神陳靖姑,則是同樣有著為民除害,斬殺千年蛇妖的傳說故事,其常見塑像也有肩頸披蛇的特點。在臺灣奉「法主公」、「陳靖姑」為祖師的法師們,視被收伏的蛇妖,化身成為法索,並藉由法索鞭打時的有力聲響,可以威嚇邪魔並潔淨壇場。




法索的形制與製作,大體主要區分為頭、身、尾三個部分。蛇頭以木製(以桃木或樟木)或藤製,略有蜷曲,以表現蛇伏樣態(現今則出現有龍頭樣貌),於頭頂上雕刻八卦、太極圖樣或是刻有「王」字,並用彩紋、朱漆等加以塗飾;於頷下之處飾以北斗七星相連之圖樣或符文,另有請雕刻匠預先於頷下留下空間,待法索開光入神時,由此處置入符令、七根針或是其他入神物品。有更精細者,還會雕刻半截鬼怪露出蛇口外,以示「吞精食鬼」的意涵,表現邪魔妖精皆被吞食。在蛇身的製作上,傳統以苧麻絲(臺語稱做「茶仔絲」)為編織材料,現今則有以棉繩取代。蛇尾則另用五色繩或紅繩編成「繩花」表示。而法索的長度則有一尺、三尺、七尺至十二尺(臺尺)以上不等的長度。上述的形制與製作,隨著地區分佈而有所不同,但無非皆是藉由宗教符號來象徵神聖力量的展現。




臺灣的道士、法師主要是將法索使用在所謂的「收驚」、「祭解」等常見法事,多為替信徒進行驅邪祭煞、消災改厄,具有禳災除邪的儀式。除此之外,法索也是道士或法師在進行安五營時,鞭令五營兵馬駐紮五方(東、南、西、北、中),調遣神兵將吏時,不可或缺的重要法器。

取材自「全國宗教資訊網」,圖片來自互聯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一路好走,寶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7 02:5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