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6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淨空法師嘉言錄(三) 淨空法師講述-49 [複製連結]

Rank: 9Rank: 9Rank: 9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4-10 07:57:0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淨業三福」,第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慈心不殺是五戒。與孝親、尊師、受持五戒十善相應,這種行就是德行。第二:「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三:「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十一句是我們現在修學德行的標準。若不以此為基礎,修學任何法門都不能成就,念佛也不能往生。佛在三福後面總結,此三條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淨業正因」,修學有無結果、成就,關鍵在此地。換句話說,一切大小乘經千言萬語,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無非是這三條的詮釋,為我們詳加解釋而已。(990329早餐)

◎ 何謂凡聖?雖然轉迷成悟了,但是還無法脫離六道輪迴,那還是凡,脫離六道輪迴才稱作聖。六道以外是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此四種人是小聖,這還在十法界。佛法有小乘、大乘,這是小乘的聖者。超越十法界才是真正的大聖,即《華嚴經》上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990406早餐)

◎ 大聖的觀念跟小聖不一樣,小聖慈悲、愛護、服務的對象,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所以他的心量是三千大千世界。大聖的心量更大,是盡虛空、遍法界,無量無邊諸佛剎土裡的一切眾生,為他慈悲、愛護、服務的對象,這就是佛法講的大乘。超凡入聖是世尊、諸佛如來教導我們真正的目的,是希望我們作大聖,而非作小聖。(990406早餐)

◎ 在四十卷《華嚴經》中,世尊為我們說明,十方世界一切眾生「種種心量」,這是很複雜的現象。種種不同的心量,從何產生?不外乎妄想、分別、執著。心量原本是相同的,佛法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是我們本來的心量,諸佛如是,十方法界一切眾生無不如是。而原本這麼大的心量,現在變成這麼小;原本單純的心量變成這麼複雜,這是我們要深深去省思的。(990407早餐)

◎ 原本的心量顯示出來的境界,即「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的作用,《華嚴經》稱作「佛華嚴」,淨土經稱作「極樂世界」。這些都是我們本有的,正如馬鳴菩薩所說的「本覺本有」。一真本有,極樂本有,包太虛、周沙界本有,諸佛菩薩對一切眾生的教學,就是教人恢復自性本有的而已。所以佛不度眾生,是指佛沒有能力幫助眾生多添加一點,完全是恢復自性而已。要知道,恢復本性才是大圓滿、大自在。佛的圓滿、自在、快樂,是我們永遠無法想像得到,而這些都是我們自性本來具足的。(990407早餐)

◎ 「阿彌陀」翻成中文的意思,就是「無量」。心量是無量的,智慧是無量的,德能是無量的,才藝是無量的,壽命是無量的,享樂是無量的,無一不是無量的。而且這些無量是我們自性本來具足的,不是向外求得的,所以佛法稱為內學,向自己真心裡面去求。若能恢復自性的無量,就稱作佛菩薩,稱作法身大士;迷失了自性的無量,就是凡夫、眾生。由此可知,整個佛法歸納起來,只不過是迷悟的問題而已。(990407早餐)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 ... ;id=1408&cid=59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5-10 11:10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