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8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問題探討] 魚有重金屬不能吃? 專家籲安全劑量概念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4-12 03:17:0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食安問題令民眾人心惶惶,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理事李俊璋日前演講時表示,生活中化學物質無所不在,民眾要有「安全劑量」概念,人體有代謝能力,只要適時適量飲食,避免化學物質攝入過多,就能將風險降至最低。

「看懂怎麼吃、怎麼用,與生活中的化學物質和平相處,就不用太擔心。」食安問題令民眾人心惶惶,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理事李俊璋日前演講時表示,生活中化學物質無所不在,民眾要有「安全劑量」概念,人體有代謝能力,只要適時適量飲食,避免化學物質攝入過多,就能將風險降至最低。

化學物質無所不在 認識「安全容許量」

民眾多由媒體上,認知化學物質有危害,卻不知如何避免,進而心生恐懼。李俊璋感嘆,身邊很多化學物質,一開始創造出來是用來創造生活福祉,但是因為濫用,最後變成毒物。然而,人體對毒物,都有排除和淨化的能力,所以要理解「安全容許量」。

李俊璋解釋,只要吃進去的化學物質,有足夠的時間讓肝臟代謝掉,各種干擾、疾病自然就減少。然而,有多因素是因為個人習慣造成,「例如去外面吃早餐,店家的盤子都套上塑膠袋,再用塑膠杯裝熱豆漿,接著中午又吃紙盒裝的便當。」雖然塑化劑2天就可以代謝掉,這些習慣長期累積,還是有可能超標。

大型魚類汙染超標 天天吃恐超標

他更舉「大型遠洋魚類的戴奧辛和甲基汞含量都很高,到底要不要吃?」說明,歐洲波羅的海汙染嚴重,幾乎所有大型魚類的毒物含量,都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標準,但是歐洲討論後決定,「魚還是要吃,但是要適量吃。」魚對於腦細胞和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功用,仍然非常重要。

李俊璋調查台灣漁獲也發現,大型肉食性魚類有同樣問題,尤其鯊魚最嚴重。然而,同樣是鮪魚,黃鰭鮪毒量不高,黑鮪魚卻很高,每一種魚類都不一樣。「如果你能認識,就可以自己察覺,決定吃多少。」甲基汞在人體半衰期是120天,如果天天吃,超過建議的頻率,可能就會過量。

大型魚適量吃 多吃小型魚有益健康

衛福部指南強調攝取魚類,尤其是兒童和孕婦,一份35克,約3片生魚片,而鯊魚、旗魚、鮪魚、魷魚須避免。美國建議,成人每月不要攝取超過兩次大型掠食魚類,每次2-3份為限。政府應該要加強管制,但「政府不可能幫你避毒,自我察覺還是最重要的」。李俊璋說。

由於汞能穿透胎盤,影響胎兒神經發育。李俊璋受訪時強調,食安與漁民生計其實不衝突,「雖然漁民對於公布毒量會排斥,但是民眾有知的權利,因此要教育安全劑量與風險的觀念,民眾適量吃魚對身體有益,漁民也還是有生計。」

除了特定大型肉食魚類適量攝取,李俊璋建議,竹筴魚、鯖魚等小型魚類,其實毒性都很低,平時可以多攝取。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9 21:3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