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5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問題探討] 蛋白質需求量 視個人生理增減 [複製連結]

Rank: 2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4-20 20:26:1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呷健康》蛋白質需求量 視個人生理增減
◎記者 鍾佩芳 2019/04/19《摘取自    台灣新生報》


國泰綜合醫院營養組營養師陳明玉表示,某些疾患因特殊生理需求,需要增加或減少蛋白質的攝取。需增加蛋白質攝取疾患,包括燒燙傷、洗腎、手術及重症病人等:因生理或疾病關係,導致身體新陳代謝率增加,或是治療過程會導致蛋白質流失過多等因素,都需要增加蛋白質的攝取量,依病情不同,蛋白質建議每公斤體重1.2-2.0公克不等。

肌少症或是需要增加肌肉者:根據許多研究指出,蛋白質攝取約每公斤體重1-1.5公克,才可預防或減少肌肉流失的發生,除了蛋白質的攝取量要足夠,也要注意蛋白質攝取品質及份量要平均分布在三餐中,或是建議每餐中加入優質蛋白質25-30公克,身體的代謝及修復能力才能發揮最好的效果。

白胺酸是一種可以促進肌肉合成和減少其被分解的胺基酸,因此建議也可多攝取富含白胺酸的食物,如:豆類、胚芽、牛肉與雞肉等;有研究指出,75歲以上的老年女性,不論僅補充胺基酸組(胺基酸+白胺酸),僅運動組,或是運動+胺基酸補充組,都可以增加行走速度;僅運動組及運動+胺基酸補充組,腿部肌肉質量會顯著增加;但只有運動+胺基酸補充組,可以增加膝關節伸展強度。由此可知,除了營養的補充,也要配合運動,才能增強肌肉的質量與功能。

需減少蛋白質攝取疾患,包括慢性腎臟病(未洗腎),蛋白質經由代謝分解後會產生含氮廢物,再經由腎臟排除,若腎臟功能不佳,需要減少蛋白質攝取(每公斤體重0.6~0.8公克),以延緩腎功能的惡化;已經接受洗腎治療,因治療過程會流失許多蛋白質,故反而需要增加蛋白質的攝取(每公斤體重1.2公克)。

肝性腦昏迷患者:蛋白質經由代謝分解後,會產生氨,再經由肝臟轉化成尿素排出體外,肝臟功能不佳會讓血中氨量累積過多,經由血液循環進入腦中導致昏迷,故也需要減少蛋白質攝取。依據病情及昏迷程度,蛋白質建議為每公斤體重0.5~1公克,且盡量選用植物性蛋白質為佳,因其含有較多的支鏈胺基酸,較可以改善肝昏迷的情形。

蛋白質對人體很重要,但不同的生命期、疾病或是生理代謝的改變之下,都需調整需求量;可請教專業綜合考量規劃個人的飲食建議,勿聽信坊間傳言。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0 03:3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