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2)難遇。雖有聖者,現居此土,不易見聞親近。彼土則皆如師友,朝夕同聚。
第二個不同的是『難遇』。世間真的有聖人,像唐朝法照禪師,在五台山遇到文殊菩薩,只是他一個人遇到,別人沒遇過。
《三昧水懺》的悟達國師,得了人面瘡,去求迦諾迦尊者。迦諾迦尊者是阿羅漢。
尊者與悟達國師有緣,他才遇到,別的人沒有緣遇不到。地球上確實是有菩薩、阿羅漢住在這裡,但是我們難遇。
西方極樂世界,佛菩薩就是老師、學長,天天在一起,跟我們這個世界不一樣。
(3)希少。聖者如珍如瑞,希有難逢。
住在我們這個世界的聖人太少了,雖說同居,數量不多。這一點是不難理解的。
眾生愈是有苦難,佛菩薩愈是多照顧。
多照顧,是不是就能把我們的災難給免除了呢?
不盡然。為什麼說不盡然?因為災難不是諸佛菩薩造的,諸佛菩薩沒有能力消除災難。
災難是我們自己造的,還得要自己來消除。雖有共業,共業中有別業。這個很合理!
大家雖然都遭難,我可以不遭難,這就是別業。
所以,佛用什麼方法救度一切眾生,無論是用智慧、道力、神通,就是用來教化你。
佛應現在我們這個世間,這是他的慈悲。像《普門品》裡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示現什麼身分。示現身分是慈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