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13
- 最後登錄
- 2025-9-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79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098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妙應真人藥王孫思邈聖誕
農曆四月廿八,慶賀妙應真人藥王孫思邈聖誕!
至心皈命禮:
太極宮中,全真天上。擅回生之妙術,開大道之菁華。幼號神童,長多奇跡。羨門廣成之譽,睿賞非虛;齊梁隨唐之朝,年華莫測。峨峰謝表書墨蹟以無痕,肘後天機入龍宮而啟秘論。諭該三教,方著千金。洵藥鏡之醫王,實玄宗之領袖。大慈大悲,大聖大願,至妙至神,降龍伏虎,護國救民,靈感孫大真人。
至心皈命禮。
百家門上煉丹成,神虎巡風游世界。身穿龍袍,腳騰火輪。凡民有難來相請,護助弟子救萬民。千處有請千處應,萬處有請萬處靈。屋宅化做黃金殿,病人化作天生人。吃藥有效,用藥有靈。消除災障,治邪亡魂。二把老龍當眼看,唐朝香火救凡民。起死回生如反掌,靈丹救濟世間人。煉靈丹,治妙藥。傳海上之仙方,引龍宮之妙訣。大悲大願,大聖大慈。大唐醫祖,濟世高隍天尊。
據《新唐書》載,孫真人出生于西魏,七歲就學,日誦千餘言,北周元老獨孤信稱他為聖童。他精通百家學說,善於談老子、莊周之道,擅長陰陽、推步,妙解數術,兼好《釋典》。
孫真人從小多病,“湯藥之資,罄盡家產”。周圍的百姓都很貧苦,很多人因為沒錢治病而死去,因此他18歲時立志學醫,終身勤奮不輟。他認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十八歲之後就“志於學醫”,最後終有所成。
相傳,周宣帝,周靜帝,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曾以高官厚爵與之,都被他婉拒。孫真人曾經作過唐太宗的御醫,上元元年他稱病退隱山中,唐高宗以良馬賜之。盧照鄰奉他為師。
孫思邈著有《備急千金要方》,簡稱《千金要方》,共三十卷,二百三十二門,已接近現代臨床醫學的分類方法。他汲取《黃帝內經》關於臟腑的學說,在《千金要方》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以臟腑寒熱虛實為中心的雜病分類辨治法,收集藥方五千三百首。《千金翼方》是對《千金要方》的補編,共有三十卷。
孫真人重視醫德修養,詳論醫德規範。他特別強調醫家的職業道德。特別是《備急千金要方》中的“大醫習業”和“大醫精誠”兩篇,系統的論述了醫德規範。其內容大致可歸納為兩個方面:第一是技術要精湛,第二是品德要高尚。《千金要方》卷首以顯著地位論述了《大醫精誠》與《大醫習業》,把醫德放在了極其重要的位置上,強調為人治病,不分“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皆一視同仁。還強調以德養性、以德養身。較之漢晉醫家,孫真人對醫德的論述,可以說是最全面的了。而這些基本醫療道德,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據說孫真人一次夜間出診的時候,遇到一隻似乎要向他求救的老虎。他仔細一看發現老虎被人骨鯁住,便幫老虎治療取出骨頭。之後老虎為了報恩而成為他的侍者。
孫真人重視前人的寶貴經驗,但尊古而不泥古。他將《傷寒論》的內容較完整地收集在《千金翼方》之中。在他一生行醫的過程中,他十分重視婦人與兒童疾病的診治,他認為這是關係人類繁衍的大事,故曰:“先婦人小兒……則是崇本之意也。”在針灸學方面,他不僅強調針藥並用,還創設了新的穴位,創制彩色經絡圖,還常配合按摩、灸治。同時,他還是食療治法的積極宣導者。他反對魏晉時期盛行的服石求長生的風氣,宣導積極養生,強身長壽。
孫真人將道家內修理論和醫學、衛生學相結合,把養生學也作為醫療內容。認為人若善攝生,當可免於病。只要“良醫導之以藥石,救之以針劑”,“體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災”。
孫真人還對煉丹、服食以求長生成仙的道教方術作了探索。一般解說“爐火純青”這句成語,都以為是道家煉丹完成時,爐火發出純青火焰,由此延伸而用來比喻學問、技術、功夫到達精純完美的境地。比較早的文獻證據是唐代孫真人所寫的一首四言詩,收錄在《全唐詩》中。孫真人通百家、陰陽、醫學之術,他這首詩主要是描述煉丹的過程。詩中大意是說:煉丹時,將鉛汞置入丹鼎中,點燃爐火。紅光烈火,所冒之煙,已無黑色,火焰變成純正的藍光。許多成語典以為這裡說的就是煉丹完成時的“爐火純青”現象。由此可知,“爐火轉青”時,正是煉丹成就時,因此可以用來比喻學問、技術、功夫等事情到達精純完美的境地。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