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7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問題與討論] 大能量師姐采訪(二) [複製連結]

Rank: 2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8-18 16:12:2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各位同修大家好,我是阿蘭若。當群內通知要采訪我的時候,我頭腦裏立刻浮現八個大字“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說實話我是戰戰兢兢的,對於目前擔任編輯組長和文字組代組長,我並不認為我有足夠的修為水平和德行。但用人之際必須有人站出來啊,同時我也在想,說不定通過這壹次采訪可以啟發更多人來參與文字錄入和編輯的工作,所以我還是覺得有必要和大家借助這個機會交流壹下。
1、您是什麽時候開始修行的? 答:具體時間記不太清楚了,小時候我出生在農村,7-8歲時入秋時節看到荒草中的白骨,夜間仰望滿天繁星,自己那麽渺小無助,百年終了是不是都沒人知道妳來過這個世界。所以我從小就在思考宇宙人生的問題,但是沒有人能給我答案,上高中時很喜歡哲學,可惜哲學裏也沒有終極答案。後來無意間聽到壹個說法:佛法是最高級的哲學,便開始接觸佛教,慢慢走上修行之路。
2、聽說您以前是學佛的,學了有多久? 答:學佛有十多年吧,正式皈依也有8年之久。但是我要在這強調壹下,我大概五年前生過壹場重病,開始真正反觀內省痊愈之後,遇見壹個老師指點:說我這麽多年才算入了佛門。但是兩年前又遇見壹位高人,說我的智慧很高,但是必須達到靈魂能夠出體能夠控制這種境界才算真正入門。所以對於修行,對於高深的佛法,我只是壹個初學。我們看神秀大師曾做的偈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當時有“南能北秀”的說法,慧能大師自然是毋庸置疑佛的境界,但神秀大師其實也是真真正正有修為的人,但彼時做偈五祖對當時的他作出的評語是:還沒有入門。所以我們很多同修在壹個法門裏即便有所成長、感悟和提高,不要停滯不前,另壹方面不要認為自己通曉佛法了,我們都還差得遠,遠得甚至還沒入門。
3、您是怎麽轉修道教的,之前您壹直學佛,對於兼修道教,心理有沒有障礙? 答:17年10月,我在壹個微信群裏看到雲師道人轉發的《道說西遊記》的帖子,師父講得生動有趣,引人入勝。我真感嘆:天書就在人間,只可惜世人看不懂。原來這部以荒誕著稱的小說竟是壹本修真寶典。在此之前,我曾夢見過壹群人放生後在河邊聽壹個道士講法,醒來我還覺得奇怪,因為我學佛多年,為什麽是壹個道士講法。所以此時我也知道我也壹定和這個師父有緣。對於兼修道教,起初我心理也是有障礙的,甚至接受這次采訪對我最終打破這個障礙也是壹次非常好的提升。對於壹直修道的師兄師姐們來說,我和妳們還有很大差距。我對天尊的信心壹定不如妳們,甚至冥想發放令牌,我觀想到後的第壹感覺就是這有什麽用?所以因緣不如大家,是應該向大眾學習的。因為壹般以佛教看來道教是不究竟法。但是此時我要說的是,雲師道人非同壹般世間道人,是上古修真壹脈的真傳弟子,大家可以看壹看他老人家的介紹。並且有緣接觸到他老人家的課程,也壹定是有這個緣分,聽壹聽課程有所收獲何必當面錯過。另外我們來看佛教的義理:世尊曾交代給弟子們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所以妳完全可以用這四依法來衡量雲師所講的是不是正法。我說的是衡量法要,而不是衡量他說的每壹句話,不要死於句下。 如果妳是壹個學佛人或任何壹個宗教門派,首先我由衷地贊嘆,並不是要妳改變妳的法門,比如妳修凈土並能信心堅固,太好了,同時也可以聽聽雲師的開示,因為妳若是悟到了,就會發現壹切萬法其實都是那壹部《阿彌陀經》的註解;如果妳修禪宗,太好了,關於打坐參禪可能雲師的加持音樂能幫妳更快提升。比如雲師和其弟子們都是道教的弟子,但也在研習佛經。所以“法無定法”,不要有門戶之見,法執也是壹種嚴重的執著。何況我們看善財童子53參,其實對於壹個真正的修行人,世間法、出世間法壹切萬法都是佛法,都是道法。盡管各個老師講的有所不同,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但都不失為得見“廬山真面目”的人。所以,妳如果接觸到其他宗教和法門的人,我覺得首先不是要壹較高下或者想轉化對方,而是要彼此贊嘆、彼此學習、彼此成就。
4、您覺得佛家和道家,根本的區別在哪裏? 答:在我沒有接觸到雲師的課程之時,我不曾聽說“性命雙修”這個詞。我覺得這是道教非常有建樹的地方。關於“精氣神”這方面,雲師有完整的實修實證的方法教授給大家,我建議每壹個人都需要修煉。宣化上人曾經開示過“精足不冷、氣足不餓、神足不困”。精氣神是三寶,和佛法僧壹樣,妳們不要說“佛法不講精氣神”這是妳根本不懂佛法,若無精氣神、也沒有佛也沒有法也沒有僧。所以佛教其實也是推崇精氣神的。不管學佛修道都要學會這壹課,但是佛教傳承至今很多方法我們可能沒有機緣學到,如果身邊沒有名師直接指點,壹定要聽壹聽雲師的課程來修煉和補足這壹課,雲師道人的強大加持力也會讓妳信心倍增。說到佛家和道家的根本區別,我個人觀點並不認為誰比誰高明,壹個是“強名為道”,壹個是“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所以無所謂佛也無所謂道,修到最後即是“無二無別”。
5、您覺得道家對於普通人的現實生活有什麽指導意義? 答:太有意義了,我們縱觀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幾乎90%的人是不懂得養生的。而身體的重要性對於壹個普通人來說是壹切現實生活的根基。我和大家分享壹個笑話,說三國時曹操死了,司馬懿還沒有死,曹操的兒子死了,司馬懿還硬朗,曹操的孫子死了,司馬懿還活著;司馬懿可能打不過諸葛亮,但是把諸葛亮靠死了。最後結束三足鼎立的局面成了司馬家的天下。可見身體健康對人的重要意義。而道教恰恰是以修身入手最後進入無為的境界,進入圓滿的境界。除此之外,道教還有壹個特點就是積極入世,在紅塵中歷事練心,所以對於我們如何工作如何生活,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6、聽說您在學道之前很久都沒有工作? 答:我17年10月在銀行工作了三個月,從18年五月開始在現在的單位上班,在此之前我因為先後生育了兩個孩子,而且基本都是我自己全職照顧,所以有整整八年沒有上班。但是我不認為這是虛度光陰,教育孩子是第壹等大事,而且這段生活也是很好的壹段成長、修行和提高的經歷。並且我覺得自己即使是壹個全職媽媽的角色,也沒有停止學習成長自己,否則也不能勝任今天的工作。
7、您做雲師課程的義工編輯有多久? 答:應該是群裏第壹次召集錄入的義工我就報名參加了,最開始錄入和編輯的第壹部經典是楞嚴經。我覺得這份義工工作是最好的學習機會。在壹部經裏反復下功夫,反復聆聽,最受益的是自己,而且“壹經通而壹切經通”。何況雲師道人的課程我認為是“圓人說法無法不圓”,所以在此我也號召更多的有識之士加入到文字錄入和編輯的工作,壹定會獲益匪淺,法布施功德無量。
8、您做編輯工作多久後,多久得到現在世俗的工作? 答:應該是半年左右換的這份工作,這其中我說明壹下。當我想投入工作增強事業運的時候,在師父的專項道法和其他道友的鏈接中經常祈求這方面的加持,當然不壹定是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我覺得雲師的專項非常有加持力。而且我的指導靈或者說靈魂上師應該是觀音菩薩,而在師父給我做的中元節的專項裏特意放了“慈航真人”的圖片。所以雖然我們遠隔千山,我覺得師父的確是非壹般的高人。眾所周知道教的“慈航真人”就是佛教的“觀音菩薩”,而也曾有佛教的非常有修為的人親自看到聖母瑪利亞去救度基督教徒,而他親見聖母瑪利亞就是觀音菩薩的化身。所以我再次在這裏說明,大家不要有門戶之見。
9、聽說您為了更好地做文字編輯工作,曾向單位提出辭職? 答:目前的工作特別忙,暑假期間每天早八點晚六點每周休壹天,加之種種原因吧,工作起來壹直把編輯工作擱置了很久沒有進度。當靜師姐找我擔任編輯組長的時候,我覺得時間上是力不從心的。而工作上事業上再大的成就並不是我所追求的。我身邊也不乏事業有成的人,經常工作到後半夜兩點生活得就像壹個陀螺。所以妳要問自己,妳在哪?妳要成為什麽人?我終其壹生的目標自然是當今生成就。所以比起事業有成擔任要職,我其實更傾向於輕松壹點的工作即便收入稍少,能夠平衡工作生活和學習。所以向單位提出辭職。
10、您的老板不但沒有讓您辭職,反而給您假期並且給您漲工資,您是怎麽看的? 答:我覺得首先是心態和責任心,在我決定申請離職的半個多月時間內,我同樣是以100%的熱誠和責任投入工作之中,並且我是在夏令營結束之後提出,而在公司用人之際選擇去付出,無所謂回報等。我覺得這是我們修行人應該具備的處事原則。我覺得正是基於這壹點領導非常得認可,才有這樣的呈現。另外公司新加入的股東也是修為很高的學佛人,我覺得只要把握好當下的每壹刻,壹切自有安排。
11、平時您是怎麽落實編輯組的工作的? 答:編輯組我剛剛接手,說實話群裏的道友們都很有修為,談不上落實和安排工作,更多的是大家發心主動去做。
12、您帶領的編輯小組工作很出色,效率很高,有什麽可以讓義工借鑒的麽? 答:我覺得之所以編輯組文字組目前來看工作相對較有成果,主要是因為這是成立最早的部門,並且之前壹直是李靜師姐和觀源師姐在帶領,所以我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如果說有所借鑒,我覺得壹方面是主動出擊,多多號召,另外最主要的是天尊的加持,合適的人總會在合適的時機出現。
13、您的家人朋友是如何看待您修行的呢? 答:家人朋友中也有在修行的,也有對任何宗教都不了解的。有的也持有不贊同也不反對的態度,但是壹路走來到我這個年齡也經歷壹些風風雨雨,他們看來修行人更加豁達,遇事想得開凡事不會過於執著。
14、您是怎麽平衡世俗工作和法布施? 答:我之前有八年時間在家照顧孩子,有很多時間靜下來去學習經典。但現在回想起來實際有很多光陰是被虛度浪費了。所以大家也不要認為我是修學的榜樣,正是因為我還無法做到平衡才向單位提出辭職,而現在我也認識到這正是我接下來需要面對的課題。在有限的時間裏平衡工作家庭和修行,去歷事練心,學會精進這壹課。有時候在公交車上也可以利用那十幾分鐘處理壹個事,我也體會到了時間的寶貴性。現在我們設想壹下師父他老人家每天的作息時間,以他老人家的修為尚且如此精進,我們怎麽可以懈怠呢。最後我呼籲更多人加入我們的文字錄入組、編輯組貢獻自己的力量。也由衷祝願每壹位道友能夠平衡家庭生活和修行,從中獲得靜中定、動中定到動靜壹如的首楞嚴大定!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4 18:01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