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5-6-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4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73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道教延壽十二時辰養生法
古代道教養生家根據晝夜陰陽變化,制定了人體“十二時辰養生法”。主要內容就是順應天時以養生。中國養生學家根據古代百歲壽星的養生經驗,將良好的生活方式與人們作息規律結合在一起,制定了一日十二時辰養生法。明代石室道人稱之為“二六功課”,清代養生學家尤乘稱之為“十二時無病法”。十二時辰養生法是中國傳統的重要延壽方法。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便是養生的道理。
1. 卯時(早上5~7點):空腹喝水,排出毒素晨光初放即披衣起床,叩齒300次,轉動兩肩,活動筋骨;用手代梳,梳發百餘遍,以醒腦明目,防止脫髮;洗臉、漱口、刷牙,然後喝水排便。
2. 辰時(上午7~9點):辰時吃早餐,營養身體安早餐營養要均衡,要吃飽吃好,早餐可安排溫和養胃的食品,如稀粥、麥片、包點等。過於燥熱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不吃早餐容易引起多種疾病。飯後徐徐行走百步,邊走邊按摩腹部,以助脾健運。
3. 巳時(上午9~11點):巳時脾經旺,造血身體壯。此時也是養脾的重要時間。此時不宜食用燥熱及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傷胃敗脾。如果養生的話,這段時間要多喝點白開水,慢慢飲,讓脾臟處於最活躍的程度。此是老人鍛煉身體、上班人最出效率、讀書效率最高的時候。老年人氣弱,不宜高聲與人長談。
4. 午時(中午11~13點):午餐後午休。這時要根據自己的飯量去吃飯,不要勉強。午餐儘量豐盛、齊全些。午餐不可過飽,只宜吃六七分。食後用茶葉水漱口,可去油膩,但飯後不宜立即飲茶。飯後應站起來走上百余步,然後撫摸腹部,再轉手撫摸腎堂,讓它熱起來,使得腎和脾運動起來。然後再喝點茶水,不要喝得過量。午時一小憩,安神養精氣。
5. 未時(下午13~15點):保護血管多喝水。此時是保養小腸的最佳時段。喝一杯空腹水或茶,用來稀釋血液,可保護血管,有利小腸排毒降火。心和小腸密切相關,心臟病在最初很可能會表現在小腸經上。
6. 申時(下午15~17點):申時津液足,養陰身體舒。申時人體溫較熱,陰虛的人最為突出。此時適當的活動有助於體內津液迴圈,喝滋陰瀉火的茶水對陰虛的人最有效。大腦這時候精力很好,要抓緊工作,提高效率。或讀書,或工作。此時可吃些點心果品。
7. 酉時(傍晚17~19點):預防腎病的最佳時期。酉時腎藏精,精氣開始收藏。酉時這一杯水非常重要,它可以幫我們把毒排掉,還可以清洗你的腎和膀胱,讓我們不得腎結石、膀胱癌、腎炎。人體經過申時瀉火排毒,腎在酉時進入貯藏精華的階段。此時不宜太強的運動量,也不宜大量喝水。晚餐宜清淡、宜少,可飲酒一小杯。晚飯後可散步。
8. 戌時(晚上19~21點):戌時護心臟,減壓心舒暢。此時一定要保持心情舒暢:看書、聽音樂、跳舞、打太極、散步、鍛煉身體……放鬆心情,釋放壓力。這個時間也是學習工作的時間。回來後需要再喝一杯淡茶或水,讓你的血管保持通暢。睡前漱口刷牙,用熱水洗腳,以引血下行,防止老人上實下虛,上重下輕。隨後坐床上練靜功,準備安眠。
9. 亥時(夜裡21~23點):亥時百脈通,養身養嬌容。到10點半你就該上床了。睡前可以看一會書,但不能看太久,否則會損傷眼睛。此時不能多想問題,因為此時思慮過多會造成心火上炎,引起腎水不足,容易導致心腎不交,易患性功能障礙。所以此時應儘量使心緒安寧,靜心養氣,早早入睡。睡前可以按摩左右腳心的兩個湧泉穴數百次,可保養人的精氣。
10. 子時(夜裡23~1點):睡覺保護陽氣。人在子時前入眠,膽方能完成代謝。“膽汁有多清,腦就有多清。”膽汁排毒代謝不良更容易生成結晶、結石。睡時宜屈膝臥,“臥如弓”,向右側,以防壓迫心臟,以利膽汁排泄。醒時則伸腳舒體,變換姿勢,流通氣血。環境宜靜,安睡寧神以養元氣。
11. 丑時(淩晨1~3點)——熟睡養肝血。丑時是肝經造血時間。肝臟要解毒、要造血,就是在這個時候進行,所以半夜裡,千萬別去酗酒,別沉迷於遊戲。此時人體得休息,肝還要工作。有肝病的人多是愛熬夜的人,因為半夜肝要造血、要解毒,如果不給它喘息的機會,自然就容易發病。肝病的人晚上一定要有充足睡眠。
12. 寅時(淩晨3~5點):需保持熟睡。夜裡3到5點陰陽開始平衡了。肝在丑時把血液推陳出新之後,將新鮮血液提供給肺,通過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紅潤,精力充沛。寅時,有肺病者反應最為強烈,如劇咳或哮喘而醒。在寅時醒來的朋友,大多是氣血不足,如果此時起床容易猝死。因此,老年朋友千萬不要著急起床,如果特別想起來的話,也要小心翼翼慢慢地起床。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