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聽了阿彌陀佛的名號,或是聽到《無量壽經》和《阿彌陀經》,他就能得到清淨、解脫。他的煩惱斷掉了,沒有任何人能夠縛住他們了。
他所證的三昧,三昧就是得的定,這個定叫普等三昧,普是普通,等是平等。
換句話說,他在世出世間一切法裏面,用心是清淨、平等、普遍的,這叫普等三昧。
「諸深總持」,「總持」就是總一切法、持一切義,這是這兩字的普通含義,在本經裏,「諸深總持」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他得到這個法門之後,永遠不會失掉,不但自己修,而且勸勉一切同修都修學這個法門,一直到成佛。
這是「普等三昧願。」下面「定中供佛」,這是菩薩大願,對於一切諸佛沒有不尊敬、不羡慕、不學習的。
我們羡慕諸佛,學習諸佛,先要供養諸佛。
對上叫供養,對平輩叫結緣。剛才講過,要廣結法緣,將來才能廣渡眾生。
因此他在「定中常供無量無邊一切諸佛」。
天天去供養無量無邊諸佛,他不執著能供養的自己,也不執著我供養的諸佛如來,再不執著供養具,三輪體空,叫做定中供養。
這樣供養,他還能保持三輪體空,保持身心清淨,「不失定義」。
因為有很多菩薩一供養佛,佛對他一摸頂授記讚歎,他起歡喜心,定就沒有了。
或者佛不讚歎他,他心裏就懊惱了,心裏想我供養佛,佛好像沒一點表情,心裏一難過,定也就沒有了。
一起念頭,定就沒有了。供養諸佛「不失定意」,這一點很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