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5-8-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9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81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在線上
|
破除迷思 不能只看SPF係數 挑防曬乳 PA值也要注意
許多人易有迷思,挑選防曬乳時只看SPF數值即可?夏天腳步接近,到戶外活動開始要注意防曬;衛福部食藥署特別提醒,挑選防曬乳不是只看SPF值就好,還有「PA」值,是分別防範不同紫外線的依據,而且防曬產品無法完全阻隔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所以頂多只能在係數50左右,再高未必有比較好的效果。
分別防範不同波長紫外線
紫外線依據波長的不同,主要分成UVA、UVB、UVC等3種。UVC幾乎都被大氣層阻隔,因此對人體有影響的主要是UVA、UVB這兩種紫外線。其中UVB是造成表層的發炎,產生皮膚紅腫、熱痛的狀況;而UVA穿透力比較強,往往會造成皮膚深層的傷害與持續性破壞,並引發黑色素形成,造成皮膚變黑,甚至提早老化。
一般的防曬產品,大都以抗UVB的效果為訴求重點,在包裝上所標示的防曬係數SPF,是「Sun Protection Factor」的縮寫,通常都在15到50之間,數值愈高,表示可以讓皮膚在陽光下愈不容易曬紅。
食藥署企科組江仟琦科長指出,但因防曬產品無法完全阻隔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所以大約頂多只能在係數50左右,再高也不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而防曬乳上所顯示的PA值,是指防曬產品對UVA的防護,常見標示為PA+、PA++、PA+++、PA++++,或是☆、☆☆、☆☆☆、☆☆☆☆。
PA與SPF都是用來評估皮膚擦上防曬產品後,受到紫外線傷害曬黑或曬紅所需的時間與未使用防曬產品的時間比值,比值越大表示延緩發生曬黑或曬紅的時間越久,防曬效果越好。
(自由時報健康醫療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