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4-1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3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73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十堰市武當山五龍宮
武當山五龍宮,位於湖北省十堰市武當山天柱峰以西的五龍峰山麓靈應峰下,前列金鎖峰,環繞磨針、飛雲諸澗,虎踞龍盤,林巒環拱,地勢清幽。
唐貞觀年間,敕建「五龍祠」,宋真宗賜額「五龍靈應之觀」,據史料記載,這是武當山歷史上敕建的第一座道觀。相傳唐貞觀年間(627一649)均州太守姚簡祈雨於武當山,見有五龍從空飛降,即在此建五龍柯。至元二十三年(1286)詔改觀為「五龍靈應宮」,元仁宗賜額「大五龍靈應萬壽宮」。明洪武五年(1372)復修,明永樂十年(1412)增建到215間,賜額「興聖五龍宮」,嘉靖年間擴建到850間。明代詩人王世貞贊五龍宮曰:「層層歷落怪松,擁殿千朵芙蓉。」民國19年(1930)又毀於火,現存建築及遺址占地面積25萬平方米。
五龍宮的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有龍虎殿、元君殿、啟聖殿。現存龍虎殿,其他為遺址。宮門前有兩牆夾道九曲十八折,俗稱「九曲黃河牆」。進宮門是龍虎殿,尚存元代泥塑彩繪青龍、白虎神像,各高丈餘,侍立兩旁,怒目圓睜,身著盔甲,手持戈戟,象徵守門神將,使人望而生畏。穿過龍虎殿,便見九重殿階崇台,前五重81級,後四重70級,舉目仰望,若在天上,元君殿、啟聖殿等遺址就在其上。
元君殿基中部漢白玉須彌座上,供奉著真武銅鑄鎏金神像,造型精美,高1.95米,是武當山現存最大的一座真武銅像。殿前有天池和地池,二水從龍口吐出,美妙奇特。宮中有五井,一井打水,五井皆動,相傳井內住五龍。宮中尚存幾塊碑,記述本宮興廢始末等,對研究武當山的歷史和道教文化有重要價值。
從五龍宮出,左登山,為榔梅台,即榔梅真人李素希的墓。李素希,為明代著名道士。永樂三年(1405),他忽見榔梅樹開花結果,認為這是豐年之瑞兆,便派徒弟易本中將榔梅仙果進獻給皇帝。明成祖朱棣認為這是高真效祥,降臨祝福,於是遣道士萬道遠捧敕諭賚香到武當山,焚香祭祀,以答神貺。並賞賜給李素希彩緞一表裡,紵絲衣一襲,鈔四十錠。
永樂四年(1406),李素希再遣道士呂正中進獻榔梅仙果,又得賞賜(同前)。永樂十九年(1421)羽化,終年九十三歲。死後,皇帝命禮部左侍郎胡於永樂二十一年(1423)為其立碑,將成祖賜給他的二道敕書刻石。現在,此碑倒在墓旁,字跡清晰可見。李素希墓尚存,有「龍居坎位千載盛,虎臥離宮萬代興」的墓聯一幅。
五龍宮周圍有松蘿、五龍、青羊諸峰高聳,還有華陽岩、隱仙岩、靈應岩、淩虛岩等勝景。華陽岩背負高岩,面臨深谷,是一天然岩洞,凝秀半空,極為敞闊,其內曾建浩然亭。洞前花木叢生,藤蘿飄垂,儼然錦屏翠簾,參差掩映,為靜憩養性之佳處。(來源:道教之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