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以今天社會來說,濁惡彌深,眾生根性愈來愈下。
風俗習慣,思想教育,道德民情,社會安全,一年比一年差。
如不是夏蓮居老居士用十年時間,重新編集此會集本,集五種原譯本之大成,我們今天就得不到這部《無量壽經》。
將來到最後保留一百年的就是這個本子。
六年前我提倡印這個本子,到現在估計大約巳印了三十幾萬冊,出乎我意料之外。
現在大陸、香港、新加坡到處都印,已經流通到全世界。
黃念老說:世尊垂慈,仍特留此經以作慈航,正顯本經興起之勝緣,持名法門之妙用。
佛恩深重,粉身難報。這幾句話,真是誠諦之語,一點虛誇都沒有。
二、本經體性
佛所說一切經均有正確理論作依據,我們當然相信。
世間人著書立說多半是由意識心流露出來的,其所說的理論是否正確合乎真理,很難評定。
往往前人發明的真理被後人所推翻,足見任何理論均屬片面而非整體。
假如佛所說的經教也被人推翻了,則佛法亦等於世間法,就不足為貴。
佛所見是周圓的、整體的,不是推想。過去佛未來佛所見到的都是一樣,所謂佛佛道同,後佛不會推翻前佛的理論。
佛與我們不同,我們看用眼識,聽用耳識。佛與大菩薩是用真心。
識心所見的不大可靠,用真心才能見到事實真相。
一切大乘經皆是由真心流露出來的。
佛所講的經有的圓滿,有的是局部,因眾生根性程度不同故有差異。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