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5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資訊] 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治療方法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絲襪美腿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10-2 07:32:3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治療方法


嬰兒髖關節發育不良將可能導致孩子日後的行動力受損,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至關重要!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不同時期發現髖關節發育不良會有不同的治療建議,但通常越早發現、越容易治癒;提醒家長應多加留意孩子的異狀,並主動向專科醫師諮詢為佳。


髖關節是連接骨盆與大腿的關節,在台灣約每千名新生兒中,就有1至2位嬰兒有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問題,且比例以女嬰多於男嬰。吳書毅醫師表示,嬰兒早期的髖關節發育不良並沒有明顯症狀,寶寶也不會感到疼痛不適,因此容易被人所忽略;但若在嬰兒時期出現髖關節發育不良,可能導致孩子關節鬆脫,甚至長大後會造成關節脫臼、長短腳、跛行、退化性關節炎等多種病症,嚴重影響孩子的行動能力。

吳書毅醫師表示,嬰兒髖關節發育異常的治療方式會隨著患者年齡而有所不同,一般來說,越早發現、越容易治療,且可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1. 6個月大前發現異狀,大多可使用帕氏吊帶矯治。

吳書毅醫師表示,穿著吊帶可讓嬰兒的髖部保持在屈曲、外張的穩定狀態,且寶寶穿著吊帶仍能在一定範圍自由活動,不會造成孩子不適;然而,吊帶通常需持續穿著長達3至6個月之久,直到醫師判定孩子的髖關節回復穩定、髖臼發育正常時才可停止不穿。

2. 6個月大後發現髖關節發育異常,可使用徒手復位及石膏固定患處以達治療效果。

孩子開始會站之後,因關節內已有纖維脂肪增生、股骨頭韌帶肥厚、肌肉變短攣縮等狀況,穿著吊帶無法提供足夠的穩定性時,便會採用徒手復位搭配石膏固定已達到穩定髖關節治療效果。吳書毅醫師補充,石膏約需每4至6週更換一次,視病況需持續3至4個月,直到髖關節穩定復位才能停止治療。

3. 幼兒步行後才發現異狀時,須採開刀手術以助關節復位。

若遲至幼兒開始步行時才發現異狀時,恐需視個別病況安排手術治療以幫助髖關節穩定復位。然而,吳書毅醫師提醒,相較於上述兩種治療方式,手術矯正的風險較大,治療也更為費時、費力,即便接受手術仍須每年定期回診追蹤病況,以確保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有鑑於此,若能早期發現孩童有疑似髖關節發育不良問題時,最好提高警覺、及早就診檢查,搭配適當的輔具治療,即可望能在短期內恢復正常。

髖關節發育不良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小兒科、家醫科、骨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弘森診所 吳書毅醫師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7 07:1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