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微笑,有二意:一答夫人樂因,故歡笑;二成大王樂果,故歡笑。
(箋註云:「佛不妄笑,惟遂其出世之本懷時,始以微笑許人。
故佛之微笑者,顯現其出世之本懷也。」)
不待答而先光照王者:一令相見佛僧斷疑釋結,二令相悟世法盡如幻夢,三令相信善惡因果不忒,四令相知各得修證利益故也。
五色,表破五陰而成五分法身樂,超五濁而得五清。(直指疏)
疏云:「不直答其土因,而復放光微笑者,有二意:初、為欲(令王)增道,次、欲使王與夫人相見,王既睹光增道,知國非實,視死如眠;夫人見王無憂,觀法成果也。
微笑,如釋種被誅,如來光色益顯。正以如來善達因緣業報無差,對至叵避。
王雖應死,而獲道跡。夫人幽縶,即是現淨土之緣。有此多緣,所以致笑也。」
竊謂:佛因頻婆果熟蒂落,時至理彰,故先放光照觸,令其出樊籠而成聖果;況彼小機,自成小果,不止韋提是本經發起人,又是當機眾,頻婆二事俱無,故令先脫也。
頻婆若不生闍世,未必現生即成聖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