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9-5-26
- 最後登錄
- 2020-1-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546
- 閱讀權限
- 80
- 文章
- 85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元曉師等以發菩提心為正因,唸佛為助因。我國善導、靈芝與日淨宗諸家則以持名為正行,發心為助行。兩者相左。蓮池大師《疏鈔》中和會之曰:「還以持名為正行,復以持名為發菩提心,則雙取兩家而和會其義也。」今崇「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本經之宗。正是雙取兩家,復又攝歸名號,正與蓮池大師之意相契。
且此八字,展之則為徹悟禪師之教曰:「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約之則為蕅益大師所倡之「信願持名」。《彌陀要解》以信願持名為宗。並云:「信願持名為一經要旨。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故慧行為前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又「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的為淨土指南,由此而執持名號,乃為正行。
……大本阿彌陀經(指《無量壽經》)亦以發菩提願為要,正與此同。」可見「信願持名」與「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正是同旨。蕅益大師以「信願持名」為小本之宗。大小兩本,宗旨應同。故今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大本之宗。正是遵奉蕅益大師之垂教也。
「一向專念」者,「一向」二字有數義:
(1)朝向一方前進;(2)偏向一邊;(3)一味;(4)總是;(5)一段時間。
故知「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即專恆依止持名唸佛法門之義也。「一向專念」,本於彌陀本願第十八、十念必生之大願。彌陀因中發十念必生大願,故行人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必得往生淨土,圓證不退之妙果。經中上輩、中輩及下輩往生之人,皆由於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而往生極樂淨土。蓋以果覺因心,究竟方便,全顯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不可思議之威神功德。
又「一向專念」者,古云:「上盡形壽,下至十念。」上盡形壽者,指從發心唸佛之日,終身唸佛,直至命終之最後一念也。
此乃其上者也。其下者,未能及此,或因障重,或以事繁,未暇多念,則於每日行十唸法,亦符於「一向專念」。更下則如《觀經》所說惡逆之人,臨欲命終,得聆聖教,至心悔改,十念稱名,亦得往生,故雲十念必生也。
行者應知,一向專念指從初發心唸佛,直至最後一念也。而其關鍵實在最後。如上說惡逆之人,十聲唸佛,第一聲是初念,第十聲則命終,亦是從初發心直至命終均在持名,故合一向專念之旨。
反之,如有人唸佛數十年,或於最後階段,輕視持名而改行他法,或於臨終不欣極樂而戀世間,未能唸佛,是則不名一向專念也。
https://book.bfnn.org/books/0780.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