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9-5-26
- 最後登錄
- 2020-1-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546
- 閱讀權限
- 80
- 文章
- 85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1)持名唸佛。即本經所宗,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善導大師曰:「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餘門修行名豎出三界,如蟲生竹中,豎出則難,故稱難行道。但唸佛如蟲橫出竹中,易於透脫,是橫出三界,稱易行道。喻為徑路,因其方便直捷,成功迅速也。
(2)觀像唸佛。以陳供聖像,注目觀視。但像在可修,離像則難。淨因易斷,相續甚艱。故云:「像去還無,因成間斷。」故其方便不如持名唸佛之隨時隨地可修也。
(3)觀想唸佛。即《觀經》所說,「以我心目,想彼如來。」但凡夫之心散亂浮動,鮮有靜定之時,難入微妙之觀。故云:「境細心粗,妙觀難成。」故不如持名之方便易行,不問上智下愚,無論苦樂忙閒,人人能念,個個可行也。
(4)實相唸佛。遠離生滅、有無、能所、言說、名字、心緣等相,專念自性本具天真之佛。但以眾生未出輪迴,生滅之心,唸唸相續。如《圓覺經》云:「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又:「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復。」譬如太末蟲處處能棲,而不能棲於火焰。喻眾生心,處處能緣,獨不能緣於般若。
是以實相之佛,圓覺之性,雖然眾生本具,但因妄心唸唸生滅,而不能觀。故《觀佛三昧經》佛告父王,諸佛本德,真如實相等。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勸父王唸佛也。由上可見唸佛法門於諸法中,稱為徑路。而四種唸佛中,持名唸佛,更為方便究竟,故稱為徑中之徑。
https://book.bfnn.org/books/0780.htm |
|